“启明”信标的光芒在星图仪上稳定地闪烁着,如同黑暗海面上指引归途的灯塔。然而,在这希望之光侧翼的虚空中,那片不自然的空间褶皱,却投下了浓重的不祥阴影。
“方舟”悬停在安全距离之外,所有非必要系统均已静默,如同融入背景的岩石。舰桥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空间褶皱持续存在,结构稳定,确认非自然现象。内部能量特征……混杂,以高度秩序化的冰冷能量为主,但核心处检测到微弱的、与‘噬骸者’同源的吞噬波动。”零将扫描数据转化为可视影像,那褶皱内部仿佛隐藏着一团不断蠕动、试图将秩序与吞噬两种矛盾特性强行融合的苍白阴影。
“不是‘同调者’,也不是纯粹的‘噬骸者’。”苏晚晴眉头紧锁,“是……新的变种?还是‘归一’路径上另一种我们未知的猎犬?”
林烬凝视着那片区域,体内沉寂的“归墟奇点”传来的共鸣感愈发清晰。这共鸣并非友善,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排斥与警惕,仿佛遇到了某种畸形的、违背基本规则的存在。他灵魂深处的秩序烙印,也在这共鸣刺激下,传递来一阵阵冰冷的、带着警告意味的刺痛。
“它们在等待。”林烬缓缓开口,声音低沉,“等待我们靠近信标,或者……等待我们露出破绽。”
这种潜伏的、静默的猎杀,比之前遭遇的正面冲击更让人心悸。你明知危险就在那里,却不知道它何时会发动,以何种方式发动。
“能否绕开?”苏晚晴问道。
零立刻模拟了数条航线,结果令人失望:“信标位于通往星团内部唯一安全通道的入口节点。其他路径均需穿越高引力区或强辐射带,‘方舟’当前状态无法承受。强行穿越,损失概率超过95%。”
唯一的通路被堵死了。
“它们的目的,或许不仅仅是猎杀我们。”林烬目光深邃,“阻止任何存在接近‘最终避难所’,可能才是它们更优先的任务。”
这就意味着,它们不会轻易离开,会像最耐心的猎人一样,守在这条必经之路上。
“方舟”的能源储备不容许他们无限期等待下去。修复也需要稳定的环境。必须想办法突破,或者……引开它们。
林烬陷入了沉思。硬闯无疑是最下策,以“方舟”现在的状态,胜算渺茫。利用“归墟奇点”的力量?但奇点目前沉寂,强行激发后果难料,而且很可能引来更可怕的存在,比如那头刚刚“喂饱”的暗物质古兽,或者……直接加强秩序烙印的连接。
或许……可以利用它们自身的特点?
他想起了那混杂的能量特征,秩序与吞噬的畸形融合。这两种力量本质冲突,强行糅合在一起,必然存在某种内在的不稳定性。
“零,分析那片空间褶皱的能量结构,寻找其秩序框架与吞噬核心之间的‘应力点’。”林烬下令。
“明白。进行深度结构扫描……需要时间,且可能引起对方警觉。”
“无妨,我们有的是时间‘观察’。”林烬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既然对方选择静默潜伏,那他们也可以反过来,耐心地寻找猎人的弱点。
接下来的几天,“方舟”如同一个极有耐心的观察者,围绕着信标区域进行远距离、多角度的扫描和监测。零调动所有可用的计算资源,反复分析那片空间褶皱的能量流动和数据反馈。
林烬则尝试着,将一丝微弱到极致的、蕴含着一丝“归墟奇点”本源气息的精神力,如同最纤细的蛛丝般,小心翼翼地探向那片区域。他不敢直接接触,只是在外围感知那畸变异种散发出的能量场。
这种感觉极其微妙而危险。他的精神力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既要避免被那秩序力量察觉并同化,又要避开那吞噬核心的吸扯。有好几次,那冰冷的秩序感知几乎要锁定他这缕微弱的精神力,都被他凭借对规则更深的理解和奇点本源的隐蔽性险之又险地避开。
在这个过程中,他清晰地感受到了那畸形存在的内部冲突。秩序的力量试图构建一个稳定、冰冷的囚笼,而吞噬的核心则如同被困的野兽,不断冲撞、撕咬着秩序的壁垒,渴望吞噬外界的一切。两者在一种脆弱的平衡中共存,但也因此,在它们的结合部,存在着无数细微的、不断生灭的“裂隙”。
这就是它们的“应力点”!是内在冲突无法弥合的表现!
“发现目标!”零的声音带着突破的振奋,“已锁定三处持续性存在的能量‘湍流’节点,位于秩序框架与吞噬核心的交界区域。这些节点结构极不稳定,任何外部干扰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其内部能量失衡!”
找到了!
“能否进行远程精确干扰?”林烬问道。
“可以尝试使用高聚焦能量束进行定点激发。但需要极其精确的时机和坐标,且能量波动可能会立刻暴露我们的位置。”零回答。
暴露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干扰之后,能否利用造成的混乱,快速突破封锁,冲入信标指引的安全通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