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块青铜碎片在林墨怀中发出温润而稳定的共鸣,如同失散多年的兄弟终于团聚。那股指向泰山方向的牵引力清晰而明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迫切。
岱宗……封禅台……林墨低声重复着祖龙传递的碎片信息,眉头紧锁。泰山,五岳之首,自古便是帝王封禅告天之地,象征着天命所归、国泰民安。第七块碎片竟然在那里?还是在封禅台?
苏婉坐在他身边,仔细查看着平板上关于泰山的所有资料,尤其是历代封禅的记载。封禅仪式,本质是君王向天地彰显功绩、祈求国运昌隆。如果‘钥匙’碎片在那里,其意义可能不仅仅是‘镇守’,更可能是……‘连接’?连接人间王朝与某种更高层次的存在?或者……是稳定某种至关重要的‘通道’?
她抬起头,眼中带着思索:林墨,你还记得我们大一时去泰山考察,在岱庙里看到的那块无字碑吗?
林墨点了点头。那块立于汉武帝时期的无字碑,千古以来众说纷纭,无人知其真意。
我后来查过很多野史和道家秘典,苏婉继续道,有一种说法,认为那并非碑,而是‘钥孔’或者‘坐标’,对应着某种……非人力可及的层面。
钥孔?坐标?联想到碎片,这个推测让林墨心中一凛。
风清云和秦远山走了过来,脸色凝重。罗布泊的残局自有后续部队处理,但那个白袍老者的出现,以及其展现出的恐怖力量,让所有人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那个老家伙……就是李七子前辈警告的‘奠基者’?秦远山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甘。神劲武圣的骄傲,在对方那轻描淡写的一指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即便不是本体,也绝非我们能正面抗衡的存在。风清云叹了口气,他似乎在谋划着什么,收集‘钥匙’,研究归墟……所图非小。我们必须尽快聚齐九钥,唤醒九州鼎,才能有与之对话的资格。
泰山必须去。林墨站起身,目光坚定,第六块碎片刚刚融合,需要时间稳固,而且……他感受着怀中碎片传来的、对泰山方向的渴望,我感觉,第七块碎片的状态似乎有些……特殊,它散发出的共鸣,带着一种……被‘供奉’和‘束缚’的矛盾感。
被供奉?又被束缚?
这个描述让众人更加疑惑。
……
前往泰山的专列上,林墨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坐调息,巩固着新得的第六块碎片,并尝试更深入地融合李七子留下的认知。六钥齐聚,让他对国运武道的理解每时每刻都在提升,举手投足间,仿佛都能引动周遭环境的微妙呼应。
苏婉靠在他旁边的座位上,看似在休息,实则心神不宁。她反复回忆着罗布泊天坑中,林墨即将被那白袍老者的惊险一幕,心脏依旧会不由自主地收紧。她悄悄睁开眼,看着林墨沉静而专注的侧脸,阳光透过车窗在他轮廓上镀了一层金边。
她想起大二那个初夏,他们和几个同学一起爬泰山看日出。夜里山路难行,她体力不支落在后面,是他折返回来,默默接过她的背包,陪着她一步一步挪到山顶。当太阳跃出云海的那一刻,万丈金光洒满群山,他站在她身边,轻声说:你看,再难的路,只要坚持,总能等到天亮。
那时只觉得是鼓励,现在回想起来,或许他骨子里就有着这种近乎执拗的坚韧。
看什么?林墨忽然睁开眼,对上她来不及收回的目光。
苏婉脸颊微热,却没有躲闪,轻声道:想起大二爬泰山那次了。
林墨微微一怔,也想起了那个清晨,唇角不自觉地弯了弯:那次你累得够呛。
但看到了最美的日出。苏婉看着他,眼神清澈而坚定,这次,我们也一定能找到碎片,看到‘天亮’。
林墨心中微暖,点了点头,重新闭上眼,却悄悄握住了她放在膝上的手。苏婉指尖一颤,随即放松下来,任由他握着,一股安心的力量在掌心交汇。
……
泰山,依旧雄峙东方,气势磅礴。但林墨等人一下车,就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隐晦的紧张感,游客数量似乎比往常更多,其中夹杂着不少气息内敛、目光锐利的身影。
看来,消息走漏了。秦远山冷哼一声,目光如电扫过几个看似普通、实则步履沉稳的。
风清云低声道:不止一方。有教廷的人,虽然伪装得很好,但那股子圣洁又虚伪的味道瞒不过我。还有几个……带着东瀛的敛息术。北美‘创世纪’的倒是没发现,可能藏在更深处。
林墨感受着怀中碎片愈发清晰的指引,方向直指玉皇顶——历代帝王封禅的核心区域。
他们没有乘坐缆车,而是选择徒步登山,一方面是为了不引人注目,另一方面,林墨也想亲身感受泰山的地脉龙气。
越是往上,林墨心中的异样感就越强。泰山的龙气浩瀚纯正,乃是天下山岳之典范,但在这纯正之下,他凭借六钥齐聚的敏锐感知,察觉到一丝极其隐晦的……感。仿佛有一条至关重要的地脉支流,被人为地干扰或压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