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增强Wi-Fi”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网络上关于“生物电磁场”、“环境自适应编码”的讨论已经从科技论坛蔓延到了玄学小组和民生新闻。林墨的直播间关注数又迎来了一波暴涨,粉丝构成愈发复杂,有来看乐子的沙雕网友,有坚信主播掌握外星科技的死忠粉,有试图从只言片语中破解奥秘的民间科学家,当然,也少不了更多隐藏在暗处、目光灼灼的境外情报人员。
林墨对此浑不在意,甚至有点乐见其成。水越浑,他这只“摸鱼”的虾才能更好地隐藏,并把“国运”这块大蛋糕做得更大。他此刻正美滋滋地清点着系统奖励,【环境噪声自适应编码算法】的完整版知识流如同醍醐灌顶,让他对能量与信息的耦合传输有了更深的理解。而那个【生物能-环境能转换模组(试做型)】,更像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玩具,虽然目前效率低得令人发指,但原理却匪夷所思。
“跳一晚上广场舞发的电够不够手机充一次电都难说……”林摩挲着下巴,“不过,思路是好的,以后说不定能搞出个‘人体动能收集阵列’什么的。”
就在他琢磨着怎么把这次奖励的技术“润物细无声”地整合进下一次整活时,系统界面再次无情地刷新,新的坑爹任务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
【整活任务:星光一指】
【任务要求:于滨海夜市,使用一支经过你“亲手改装”的普通激光笔,点亮位于三公里外废弃望海崖灯塔顶端的主透镜。直播过程需清晰展示激光笔的“普通”与改装后的“异常”,并“意外”解释其能量定向传导原理。光束颜色必须为蓝色。】
【任务奖励:科技点8000点,【定向能量传导技术】(基础理论与应用框架),【微观结构场致重构技术】(入门)。】
【失败惩罚:随机剥夺一种感官灵敏度(如:味觉、嗅觉、色彩辨识度)。】
林墨看着任务要求,倒吸一口凉气。
三公里!用激光笔点亮灯塔?!还是废弃的!那灯塔的主透镜怕是比他的出租屋还大,而且多年失修,内部结构是否完好都成问题。这已经不是整活,这简直是挑战物理学定律!
“系统,你确定这任务不是让我去表演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也没这么离谱啊!”林墨忍不住吐槽。
然而,丰厚的奖励让他心脏砰砰直跳。【定向能量传导技术】!这名字听起来就高大上,绝对是远距离传输能量的黑科技,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生,应用前景广阔到无法想象。而那个【微观结构场致重构技术】更是让他心头一颤——改变物质微观结构?这玩意儿玩好了简直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干了!”林墨一咬牙,“不就是点亮个灯塔吗?大不了把激光笔改成‘轨道炮’!”
说干就干。他首先需要一支“普通”的激光笔。他特意跑到本市最大的电子市场,在一个摊位前,当着直播间一些“偶然”路过并认出他的网友的面,买了一支最便宜、功率标注只有5毫瓦的红色激光笔,还跟摊主为了两块钱砍价半天。
“家人们看好了啊,就这玩意儿,地摊货,五块钱俩,童叟无欺!”林墨在回程的路上就迫不及待地开了个小直播,对着镜头展示那支其貌不扬的红色激光笔,“我们的目标,就是用这支笔,点亮三公里外的望海崖灯塔!是不是觉得主播疯了?没关系,我也觉得!”
弹幕自然是一片“哈哈哈”和“坐等翻车”。
“主播,需要众筹给你买脑白金吗?”
“三公里?这激光笔能照到灯塔脚底下算我输!”
“废弃灯塔?我记得那地方电路都烂没了吧?拿头点亮?”
“赌五毛,主播肯定要耍花招,比如在灯塔上藏了人。”
“楼上的,赌五毛+1,坐等揭秘。”
林墨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关掉小直播,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其实就是杂物间),开始了“改装”。
改装过程,他当然不会直播。但他会“不经意”地留下一些“改装痕迹”。他找来了一个废弃的蓝色LED灯珠,一些细铜丝,一个从旧收音机上拆下来的、看起来像是微型线圈的东西,还有一小块形状不规则、像是某种天然矿石的晶体(这是他之前某个整活剩下的道具,看起来神秘,其实就是块好看的石头)。
他将激光笔拆开,动作粗暴,看起来毫无技术含量。然后,他当着(隐藏)摄像头的面,用烙铁把那颗蓝色LED灯珠笨手笨脚地焊接到原激光二极管的位置,又把铜丝胡乱绕在线圈和矿石上,塞进激光笔的笔头,导致笔头看起来鼓鼓囊囊,甚至有点歪。
“搞定!”林墨举起这支被他“蹂躏”得面目全非的激光笔,笔头处还因为焊接不良,透出一丝诡异的蓝色幽光,“看见没?核心改装!加入了蓝色能量聚焦模块和……呃……谐振增强石!科学原理嘛,很简单,就是利用特定频率的蓝光与灯塔透镜材质产生共振,引发……嗯……荧光效应!对,就是这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