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势力因仿制“学习头带”失败而陷入的自我怀疑与内部纷争,并未能在国际科技竞争的暗湖中掀起太多持久涟漪,很快便被新的热点和野心所覆盖。然而,那份被林墨和“办公室”联手种下的疑虑种子,却已悄然扎根。当林墨再次开播时,来自境外的窥探目光,在贪婪依旧的同时,也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谨慎与审视。他们既怕再次被戏耍,白白耗费资源,又更怕错过真正的、足以改变格局的技术突破。
这种矛盾的心态,在林墨新直播的预告发出时,被瞬间引爆。预告片极其简短,只有林墨拿着一瓶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儿童吹泡泡水,对着镜头露出他那标志性的、带着几分戏谑和神秘的笑容,背景音是他那懒洋洋的嗓音:
“家人们,明天下午三点,带你们看点好玩的。听说……肥皂泡能放电影?嘿嘿。”
预告一出,舆论哗然。
“肥皂泡放电影?主播终于彻底疯了吗?”
“我赌五毛,又是新的整活姿势!”
“坐等翻车,瓜子矿泉水已备好。”
“楼上+1,墨哥翻车比成功好看!”
而隐藏在普通观众中的那些特殊观察者,则神经再次紧绷。肥皂泡?电影?这两者怎么可能联系在一起?是新的烟雾弹,还是又一次颠覆物理认知的黑科技前奏?基于上次头带的教训,他们这次决定更加谨慎,但投入的分析资源却有增无减。
直播当天,阳光明媚。林墨选择在自家那个带有小院的直播工作间外进行。背景简单,一张小桌,上面放着那瓶泡泡水,还有一个看起来像是老旧笔记本电脑拆下来的屏幕驱动板,连接着几根细如发丝的导线,导线末端则浸在一个盛有少量透明液体的浅盘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儿戏。
“办公室”内,气氛却与直播间的轻松截然不同。陈老亲自坐镇,物理、光学、材料学、电子信息领域的顶尖专家齐聚,所有监控设备全开,确保能捕捉到最细微的能量波动和信号特征。
“肥皂泡成膜物质……光子传输……信号承载……”一位光学专家喃喃自语,眉头紧锁,“理论上,如果膜厚度达到特定波长量级,可以形成光学干涉……但动态、不稳定的泡泡?还要传输复杂视频信号?这……”
“除非他改变了肥皂水本身的性质,或者引入了我们未知的场……”另一位物理学家补充道,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困惑。
就在这万众瞩目(无论是善意的好奇还是恶意的窥探)之下,林墨准时开启了直播。
“家人们下午好!”林墨挥了挥手里的泡泡圈,依旧是那副不着调的样子,“今天呢,我们来验证一个童年幻想——能不能用肥皂泡来看《猫和老鼠》!”
弹幕瞬间被“哈哈哈”和“果然”刷屏。
林墨不慌不忙,先是用普通泡泡水吹了几个大小不一的泡泡,看着它们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斓色彩,然后“啪”地破掉。“看,普通的泡泡,除了好看,一无是处。”他摊手道。
接着,他拿起了那个盛有透明液体的浅盘。“那么,是时候祭出我独家秘制的‘超导……啊呸,是‘超透泡泡浓缩液’了!”他故意说漏嘴,然后嘿嘿一笑,将几滴浓缩液滴入那瓶普通的泡泡水中,摇晃均匀。
“好了,终极道具准备完毕!”林墨拿起蘸取了“特制泡泡水”的泡泡圈,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吹出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泡泡!
这个泡泡的直径接近一米,膜壁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更加均匀和稳定的虹彩,仿佛并非脆弱的液体薄膜,而是一层极薄的、拥有自身结构的固态晶体。它轻盈地漂浮在空中,旋转着,却没有立刻破掉,显示出惊人的稳定性。
“哇!好大!”
“这泡泡质量可以啊!”
“然后呢?电影在哪?”
就在弹幕疑惑之际,林墨拿起那个连接着导线的驱动板,接上了一个微型摄像头和播放设备,屏幕上正播放着《猫和老鼠》的经典片段。他按下了几个看似随意的按键(实则是启动系统的伪装操作)。
下一秒,奇迹发生了。
只见那个巨大的肥皂泡平滑的表面上,陡然亮了起来!汤姆和杰瑞追逐打闹的清晰影像,毫无征兆地、稳定地呈现在了泡泡的膜壁上!画面色彩鲜艳,细节分明,动作流畅,甚至比许多普通显示器效果还要好!就仿佛有人将一个超薄的柔性屏幕,完美地贴附在了这个透明的、不断微微变幻着虹彩的泡泡之上!
直播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连弹幕都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紧接着,是井喷式的爆发!
“!!!!!!!”
“我看到了什么???”
“泡泡……泡泡在放动画片?!”
“这特么是什么原理?!”
“幻觉!一定是幻觉!”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
不仅仅是普通观众,连“办公室”内的专家们也集体失声,瞪大了眼睛看着传输回来的高清画面。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理论上的不可能以如此直观、如此梦幻的方式呈现在眼前时,那种冲击力依旧是颠覆性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