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炼金”的震撼尚未完全消化,网络世界关于“林墨定律”——即“任何看似荒诞的整活背后,必然隐藏着颠覆性科技的萌芽”——的讨论愈发热烈。林墨的直播间已然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科技预言地”,无数人抱着看乐子、见证奇迹或是纯粹好奇的心态蹲守,期待着他下一次又能把哪种日常物件“开发”出惊世骇俗的用途。
在“异常现象与技术解析总局”及下属各研究所,对【局域高温场控制技术(初级)】的消化吸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那种奇特的【能量场引导聚焦环】结构,以及能够引导金属凝固形态的【相变催化粉尘】,为高精度增材制造、无接触式手术器械、乃至微型能源系统带来了全新的设计思路。数个秘密实验室里,原型机正在搭建,目标直指在微观尺度上实现能量的绝对精准操控。
国运的提升,如同在能量操控的根系上灌注了高效的生长素,使得相关领域的科技枝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抽芽、展叶,隐然有形成一片全新科技森林的趋势。
林墨自身的变化也愈发明显。对能量场的感知更加敏锐,他甚至能闭目“感受”到家中电路负载变化时,电线周围那微弱电磁场的起伏。而脑海中,“能量操控”序列与“信息基石”序列的光辉交相辉映,让他对“能量”与“信息”之间的关联有了更深的、近乎本能的体会。能量是载体,信息是内涵。火焰能传递热能(能量),也能通过闪烁传递信号(信息)。那么,光呢?尤其是反射的光,承载着物体影像的光?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最寻常不过,却又蕴含无限哲思的物件——镜子。
镜子,平面的王者,维度的边界。它忠实地反射三维世界的影像,将其压缩在二维的平面上。它照出我们的皮囊,却照不见内心的思绪;它能映射星辰,却触不及星辰本身。它是真实与虚幻的临界点。
“如果……镜子照出的,不仅仅是三维物体的二维投影呢?”林墨摩挲着浴室镜光滑冰凉的表面,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悚然的念头浮现,“如果某些更高维度的信息,会以某种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却能被镜子‘捕获’并隐藏在反射光中的方式,泄露到我们的世界呢?”
这个想法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与他脑海中那两个活跃的序列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信息……维度……映射……
他尝试着,如同之前感受火焰能量场一般,将自己的感知聚焦于镜面。不是去看镜中的影像,而是去“感知”镜面本身,感知那层薄薄的镀银层,以及在其上反射、承载着海量视觉信息的光子流。
起初,依旧是熟悉的视觉反馈。但当他持续集中精神,调动“信息基石”序列的力量,试图去“解读”镜面反射光中 beyond 常规视觉的信息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滞涩感和信息洪流的冲击骤然传来!
那不是有序的数据,而是一片混沌、庞杂、充满了无法理解几何结构和色彩信息的碎片洪流!仿佛一瞬间有无数个扭曲的、破碎的、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景象,试图挤入他的意识!这种感觉远比感知Wi-Fi信号或能量场要凶险和混乱得多,让他一阵头晕目眩,几乎站立不稳。
他猛地切断了对镜面的深度感知,大口喘着气,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果然……有东西!”林墨心有余悸,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镜子背后,或者说,镜面所连接的‘信息层’,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和……危险。直接去‘看’,恐怕会出事。”
但这更坚定了他的想法。镜子,绝对是一个极佳的整活对象,一个通往更深层次信息奥秘的、看似普通却暗藏玄关的入口。
他没有立刻获得任务,但他知道,方向对了。他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一个既能展示镜子的神奇,又不会让自己被信息洪流冲垮的“安全整活”方式。
几天里,他翻阅了大量关于光学、信息论甚至是一些边缘的量子物理和形而上学资料,构思着各种可能性。最终,一个想法逐渐成型——为什么不利用镜子对光的“延迟”特性?光速是有限的,我们此刻在镜中看到的,是极短时间前的影像。虽然这个延迟对于日常生活可以忽略不计,但理论上,如果我们能“捕捉”并“解析”镜中反射光的极其细微的时间差,是否就能从中提取出一些……关于“过去瞬间”的、被常规视觉忽略的、来自其他维度的“信息残留”?
这个想法极其缥缈,却与他感知到的镜面信息混沌洪流隐隐对应。那些碎片,或许就是不同时间点、甚至不同维度信息在镜面这个特殊界面上的叠加和残留?
他将这个想法反复酝酿,结合自身对信息感知的能力,想象着自己不是去“直视”高维,而是通过分析镜面反射光这个“载体”本身,来间接地“窥探”其可能携带的异常信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