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太后不可能毫无怨念地走,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散归天地山川了,“太后没有走,她怎么甘心就这么走了?”
“皇上,臣妾知道您心里的苦,虽然臣妾也舍不得,也不愿意,可是,您也得让太后她老人家安心地去啊!”
皇后也是一夜未睡,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疲倦之色显而易见,但她还是温柔地劝着,用手轻轻拍打着皇上的后背。
安心?皇上咬牙,太后死得不明不白,怎么可能安心地走呢?
“烈火焚烧,太后怎么可能走得安心呢?”也只有面对皇后的时候,皇上心中才能保持最后一丝理智,“皇后,你可知朕现在有多痛苦?”
“臣妾知道。”皇后自己也是身心俱疲,她心中也不好受。
“风倾云,你告诉朕,为何太后的魂魄会这么快就散归于天地了?”皇上转过身,怒目而视,“太后死得这么痛苦,她怎么甘心就这样离开了?”
风倾云淡淡道,“也许是这中间出了变数。”
闻言,皇上怒不可遏,“又是变数?国师是拿朕当三岁小孩来搪塞吗?每次都说是变数,你将自己身上的罪责推得一干二净,真当朕不敢杀你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自古都是这么个道理,可风倾云却连眼睛都未曾眨过,“世事无常,多有变数,不是臣可以控制的。”
“好!”皇上强忍着怒火,“那朕问你,变数为何?”
所有人都低了头,噤若寒蝉,只有风倾云直视着皇上的眼睛。
“昨夜本该有一场大雨的,若是这雨下了,便一切都安然无事,但偏偏大雨不下,雷电行空,是为天谴之兆。”
“放肆!”
皇上盛怒之下抽出了程启的长剑,对准了风倾云的胸口,“你敢说太后是遭了天谴,罪有应得?”
“皇上!”皇后和程启同时喊了一声。
皇上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没有人敢怀疑,只要风倾云点头,皇上便会立即将他诛杀。
所有人都提心吊胆地等着,但风倾云却摇了摇头,“太后也许是受了牵连。”
“你说什么?”皇上疑惑地皱着眉头,握着长剑的手也不那么用力了,“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本该降临到某个人身上的天谴,因为某些变数,降临在了太后身上。”
皇上危险地眯起了眼,正要细问,孙福低着身子跑进来禀告,“皇上,晋王和晋王妃来了。”
皇上突然记起,昨夜是晋王大婚之夜,晋王大婚和太后遭遇不测之间会有联系吗?
风倾云所谓的变数究竟是什么?
皇上犹豫了一下,“让他们进来吧。”
“是。”孙福应了一声,但不敢抬头,福着身子又退了出去,将晋王和宁玖妍请进了殿内。
“请父皇责罚。”晋王面圣的第一件事就是跪下请罪,连同宁玖妍也战战兢兢地跪下了,“儿臣不孝,皇祖母遭此厄难,儿臣本该第一时间进宫来的!”
晋王现在也是六神无主,今早一醒就接到了太后驾崩的噩耗,任谁都会手足无措的。
宁玖妍也是,苍白着一张脸,没有了往日的神采,她本是新妇,今日应该穿着喜庆的华服来宫中谢恩,但此时此刻,她只能穿着白衣,素净到发间不敢簪一支珠花,生怕这场无妄之灾会波及到她。
可眼下,她还是没有逃过这场劫难。
风倾云的目光一直落在她身上,片刻不曾移开,随后在皇上的注视中,风倾云掐指一算,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眉头。
“晋王妃。”
宁玖妍的心脏被提到了嗓子眼,她不知道风倾云接下来想说什么,但不安和恐惧达到了顶点。
“为何你身上会有这么重的杀孽?”
后背的冷汗已经打湿了衣裳,宁玖妍低着头,声音发颤,“儿臣罪该万死,太后于儿臣大婚之夜驾崩,儿臣也心如刀绞,但是……”
宁玖妍不知道要解释些什么,最终只能空洞地说一句,“儿臣真的什么都没有做!”
“父皇明鉴!”晋王急得焦头烂额,今早已有谣言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所以保不齐皇上也听闻了那些谣言,“此事,与玖妍无关啊!她昨晚并未踏出晋王府半步!”
“国师这是何意?”皇上越发冷静,但越是冷静,越是给人压迫感。
“也许晋王妃就是变数。”
宁玖妍不明所以,但直觉不好,风倾云是想将她往太后不幸遇难的事情上扯!
“杀孽过重,却行人生之大喜,必然招致祸患。”风倾云很好心地解释了一句。
宁玖妍害怕地摇头,“皇上,儿臣没有,儿臣真的什么都没有做。”
晋王护妻心切,直视风倾云,“国师说本王的王妃杀孽过重,有何根据?”
“看到了。”
这话十分倨傲且无礼,但说话的人是风倾云,就成了信条,没有人敢怀疑道宗宗主的修为。
风倾云,是可一眼观人命数之人。
皇上的目光越发深沉,他记得太子落水昏迷那晚,厉鬼作祟,风倾云私下明确地告诉过他,厉鬼可能是被宁玖妍带进东宫的,但风倾云只是猜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