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酒吧盘了下来,下面,就该招兵买马,开始干起来了。庄文燕准备回万福县常庄村,邀请大姐或者二姐来给她帮忙,也好借着这个机会,回一趟老家,看看爹妈。
接着,庄文燕去人民广场的那个市场,给爹妈,两个姐姐,四妞,小五,对了,还有大姐家的宝贝外甥,都分别买了东西。虽然,庄文燕有手机,但家里没有人有手机,农村人,是不可能用这种昂贵的东西的,何况,平时,也没有什么用。庄文燕想给他们一个惊喜,就没有往村长庄山国叔家打电话,提前通知爹妈。
第二天一大早,庄文燕就去北林长途汽车站,乘坐长途公共汽车,回万福县。在万福县城,再转坐去赵沟乡的机动三轮车。经过大半天的颠簸,到半下午的时候,庄文燕回到了常庄村。
蚂蚱两口子看到三妞突然回来,又惊又喜。妈妈想,这不过年不过节的,这个三妞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呢?后来,她想到常康杰家的那个常福影,前些天就已经回来,不再去广州打工,她说的是她们打工的那个工厂倒闭了。蚂蚱他们两口子也希望小三赶紧回来。小三一直没有回来,他们还有点担心。他们本来想问问常福影,小三什么时候回来,可是,因为上次常福影造谣的事情,现在他们两家的人,都互相不说话,蚂蚱两口子也不好意思去问。
现在,三妞终于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家。
彭家英赶紧给小三烙葱油饼。她烙的葱油饼,是小三最爱吃的食物。在广州,她根本就不可能吃到葱油饼。听小三说,那边都是吃米饭,一天三顿都是。也不知道,那里的人怎么受得了。小三就是在那里吃了五年的米饭啊!想想,就觉得孩子可怜。所以,每一次,小三回家,第一顿饭,吃的都是妈妈烙的葱油饼。葱油饼,不说一年小三都吃不上一次,就是在外边能吃到葱油饼,那也不是自己妈妈做的,味道可差远了。
晚上,小三把在北林开酒吧的事情,详详细细地给爹妈讲了一遍。老两口一听,可真开心。小三自己就要当老板了,看来是出息啦!这可不是大好事吗?而且,是在北林开酒吧,这和广州比起来,可不就是在家门口吗?从北林回来,当天就能到家,去广州的话,光路上就得走几天几夜。而且,在北林,小三再也不用一天三顿、一年到头都吃那个难吃得要死的大米饭。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广州几年,小三已经不怎么讨厌吃大米饭了。
可是,接下来,他们就开始替小三发愁。开个酒吧,那是需要很多的钱啊!小三不会是给他们要钱吧?这几年,小三是给家里寄回来不少钱,可是,买化肥,买农药,还有四妞和小五的学杂费,早就花的所剩无几。家里根本就拿不出来那么多钱啊!
听说是小三她们老板娘投资的时候,两个老人紧紧皱起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小三对爹妈说的是老板娘投资,不是说的老板。陈方明告诉过她,对谁都要这么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小三已经在外边闯荡了五年多,已经懂得了不少事情。她和老板陈方明那个“打嘴巴”的事情,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的。
小三问四妞和小五的学习情况。爹妈兴奋地说,四妞已经上了高二,学习成绩还不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有可能,她能考上大学,将来,就是咱家的第一个大学生。四妞现在住校,一个星期回来一次。小五也上了初中,学习成绩中下等。他也在学校住宿,也是一个星期回来一次。大姐二姐都嫁了出去,都是别人家的人了。虽然小三姐弟五个,但现在的家里,平时就爹妈两个人。
三妞给爹妈说,她开酒吧需要人手,想让姐姐去北林给她帮忙。这样一来,爹妈就更加高兴。小三开店,大妞或者二妞过去,她们姐妹俩在一起,就能够互相照顾,这实在是太好啦。不过,在说到让大妞去还是二妞去的时候,两个老人有些作难。大妞家里有孩子,不过孩子已经两岁多,也能离开妈妈了,大妞的婆婆完全可以给她照看孩子。但是,如果大妞去北林,恐怕也得征求她婆家的意见。万一婆家不愿意让她去,她可能也无法去。二妞结婚不到一年,还没有孩子,眼下好像也没有怀孕。她去比较合适,但是,不知道她婆家,愿意不愿意让她出去。
三妞决定明天先去大姐家,看看他们家的情况,后天去二姐家,征求两个姐姐她们个人,还有她们家庭的意见。谁去谁不去,根据情况再说。
大姐在地里干活,她看见小三,欢喜得一蹦大高,从地里直接飞奔过来。姐妹俩搂着抱着在一起,又笑又叫,地里的庄稼人都看着她们,都很眼气,看看这姐妹俩,感情有多好吧!
大姐领着小三回家,让孩他爹苏振伟去集上,买肉买酒。大姐两口子和公公婆婆住一起,两个老人看见儿媳妇的妹妹来走亲戚,又是从广州大老远回来的,也是喜笑颜开。肥嘟嘟的小外甥,小名叫小胖,他看见三姨,刚开始还有点怯生,依偎在妈妈怀里,不时偷偷地瞄一眼三姨。不过,只用不大一会儿工夫,在三姨的笑脸和热情招呼下,更重要的是三姨的棒棒糖下,就开心地钻到三姨怀里,再也不愿意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