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是严重的,更严重的是这些兑换了纸币的,将大唐宝钞交给正在兑换铜钱的队伍中,将大唐宝钞兑换成铜钱。
从华夏钱庄开门到钱被兑换完成,全程没有超过两个时辰,速度快得让人想不到,而兑换成功的人却没超过两百人。
“怎么回事,将我们当猴子耍吗?”
“才刚刚开门就兑换完毕,朝廷就拿那点钱出来耍我们吗?”
“开门,开门,给老子开门,再不给老子兑换,老子一把火烧了你们钱庄!”
人们愤愤不平,高声呐喊。
今日排队,排在后面的连动都没动过,就说钱兑换完毕。
这不是把他们当作猴子那样耍吗?
人们大怒,险些在华夏钱庄前打起来。
随着纸币不好兑换铜钱,长安城的店铺拒收纸币的情况更加严重。
哪怕是有朝廷限制,长安城县衙盯着,但依旧是很多店铺不收纸币。
但他们不说自己不收纸币,而是怀疑纸币是假的不收,县衙奈何不了他们。
此事很快就传到王珪等人耳中,气得王珪亲自走一趟华夏钱庄,查一查是不是钱庄的人暗箱操作。
当看完兑换记录之后,王珪知道坏了,方源的担心是真的,五姓七望拿出大量的钱兑换大唐宝钞,然后兑换铜钱。
以致于后面的排队的百姓根本就没有机会兑换就被前面的人兑换全部。
没办法,看着快要闹事的人群,王珪只得再命人去国库运一批纸币和铜钱到来。
现在国库已经没有多少钱,故而王珪分成了五天,以便为印钱和造钱提供时间。
当再次运纸币和铜钱到来后,人们不再那么闹腾,王珪更保证会亲自看着,不给大额兑换。
王珪以为,只要自己留在这里盯着,五姓七望就不敢大额兑换。
但想法是好的,现实却很残酷,依旧有很多人拿着大量七星纸币到来兑换。
他们不是五姓七望的人,但却是一些顶级家族的族人,都是摆得上台面的。
王珪可以拒绝一两个,但是拒绝多了,他也觉得不好意思,且担心得罪太多世家。
就这样,刚刚运来的纸币和铜钱,哪怕是有王珪盯着,不到三个时辰就兑换清光。
还好,天快黑了,排队的人们就算是多么不甘心,确定华夏钱庄是真的没钱之后,也只能忍着回去,明天再来排队。
天黑后,王珪连夜进宫。
“陛下,臣以为自己难以胜任!”
才两天的时间,王珪就有些慌了。
他今天见识过兑换的人数之后,算了算印刷纸币和铜钱的速度。
除非说人心能慢慢平静下来,否则每天兑换的人数只能是更多,不会更少。
而今日不少世家来兑换个更让王珪认识到,五姓七望留下的七星纸币太多了,朝廷短时间难以消化。
更重要的一点是,王珪不确定五姓七望有没有出手。
“王珪,才两天的时间,你跟朕说你难以胜任?”
李世民脸都黑了。
开会的时候信誓旦旦说可以。
现在才两天过去,他就说难以胜任。
这转变,搞得这件事有多么严重一样。
“陛下,国库的钱原本被我分配了五份,也就是说五天的兑换。”
“但是,今天,上万人排队,却不到一千人兑换,一些大世家手持的纸币太多了。”
王珪只能解释,将事情说得夸张点。
不是自己无能,是形势不像自己想的那样。
按照当前的形势,不用三天,自己就挡不住。
那还不如现在就跟李世民说,省得三天之后问题出现才反馈。
李世民很无语。
但除了骂王珪几句,也不能对他怎么样。
于是,李世民再次召集方源等人商议,商议更好的办法。
“陛下,方侍郎对纸币经济比我等熟悉,不如让方侍郎负责此事吧。”
经过商量后,众人还是没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于是,长孙无忌提议,将事情交给方源负责。
话才刚刚说出,就得到王珪的同意。
“方源,你觉得呢?”
李世民心中叹息,但也只能看向方源。
他知道,只是长孙无忌和王珪两人想对方源背锅。
但现在也就方源比较合适负责,而且方源是自己的应梦贤臣。
除了方源,怕是再无其他人想出更好的办法。
“陛下,摊子已经被王相搞垮,我再负责就能撑得起吗?”
方源不满道。
一开始说好好商议不肯。
现在把烂摊子交给自己背锅吗?
“方侍郎,你说话能不能不要那么难听?”
“本相兢兢业业,一切按照讨论的去做,怎么就把摊子搞垮?”
王珪的脸色顿时就黑了下去。
他的职位比方源的还要高,方源不尊敬就算了,但还这样不给面子,令他很生气。
“怎么搞垮的,你自己心里没有数?”
方源最近都不是很顺,心情不是很好。
对于朝廷的这些事,越发有种想要逃离的感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