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以前是为了集权,想要把阿敏收拾了。
那么现在,皇太极只想把阿敏生吞活剥。
好好的守城,他不干,竟然驱赶境内的百姓,以迟滞敌军。
这得多蠢才干得出来的事。
更不可饶恕的是,由于阿敏的不作为,让杨承应的金州军入关。
而自己由于兵力过少,不得不率军从占领的地区撤退。
由于退的果断,部下虽没有损失,可是搜刮来的钱粮却都便宜了杨承应。
他娘的,以前是杨承应主动避免决战,现在是自己避免决战。
都怪阿敏瞎搞!
和他持有相同看法的不在少数,一个个都用敌视的眼神瞅着阿敏。
天不怕地不怕的阿敏,第二次感受到了森冷的寒意。
第一次是父亲舒尔哈齐被杀。
“大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在皇太极说“不必了”,阿敏心里一颤,抱着侥幸心理问道。
“阿敏!你到现在还不知悔改!”
皇太极冷冷地说道:“你害得我大金国损失了多少百姓,又没有起到牵制金州军的作用。”
“你只让我守城,没说让我牵制金州军。”
关键时刻,阿敏耍小聪明。
“我也没说,让你驱赶大金国的百姓。”
皇太极一句话,怼得阿敏哑口无言。
“我们当时都反对这样干,但二贝勒一意孤行。”
眼看风向不对,硕讬在岳讬的眼神示意下,果断选择跳出来。
“你!硕讬,执行的事是你干的。”
阿敏慌了,于是张口就来。
这种程度的甩锅,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愤怒。
德格类默默的站到了硕讬一边。
转瞬之间,阿敏成了孤家寡人了。
“阿敏,你在我离开后,居然摆出大汗才有的仪仗。又戕害国中百姓,还没有牵制金州军。征伐李朝时,你又想自立为王。”
见时机成熟,皇太极历数阿敏罪状,“种种罪行,斑斑劣迹,已经让你不容于大金国,不容于大金国的百姓。”
“杀了他!”
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句。
有贝勒大臣跟着喊。
一时间,阿敏陷入了众人的包围中。
这下,他是彻底的慌了。
“大汗,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大金国呀。”
阿敏固执的认为自己没错,“我如果不这么做,丢失的就不只是海州城,而是辽阳等地。”
“你还好意思说,我留给你的都是最精锐的旗丁,你会没有办法对付金州军!”
皇太极一脸痛心疾首:“到现在,你还执迷不悟。”
“我……”阿敏一时语塞。
皇太极却不理他,转头看向代善和莽古尔泰,问他们怎么办。
代善和莽古尔泰为难了。
要是把阿敏处置严重,唇亡齿寒;可不严厉处置,面对贝勒大臣和百姓,又没办法交代。
“大汗,就……就削去阿敏执政二贝勒的头衔,让他回家养老吧。”
代善支支吾吾半天,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三贝勒呢?”
皇太极心里不满意,没表现出来。
莽古尔泰瞅了一眼满脸恳求的阿敏,又看了看满脸为难的代善,把心一横,“二哥说的对。”
“那么……”皇太极扫了一眼在场众人,故意慢吞吞地宣布。
就看哪个有眼色的,站出来说话。
“大汗,臣有话要说。”
多尔衮出列。
他额娘阿巴亥之死,众人至今历历在目。
见他出列,每个人心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阿敏完了。
“你说。”皇太极阴沉着脸。
“启禀大汗,大金国虽此次大获全胜,却也美中不足。”
多尔衮说道:“第一,由于我军撤退匆忙,致使明廷都认为是金州军功劳。第二是袁崇焕虽下狱,关宁军却被杨承应接管。
第三,与明廷治理混乱不同,杨承应治理地方卓有成效。
第四,大量新收编的汉人,对我国心存怀疑,不利于安置。”
句句没提阿敏之罪过轻,却句句提了。
这些话落在阿敏的耳朵里,气得阿敏对多尔衮破口大骂:“你个小兔崽子,敢这么说话……”
“混账!你骂谁小兔崽子?”
皇太极直接打断阿敏的话。
“你……你们……合起伙来想我死。”
阿敏看出来了。
“我不想让你死,自即日起剥夺你执政二贝勒和镶蓝旗旗主,改由济尔哈朗继承你的地位。至于你本人……”
皇太极话锋一转,“我不杀你,但你如此不安分,会做出危害大金国的事,现将你圈紧在家,永生永世不得出来。”
“皇太极!你……”阿敏大叫。
“拉下去。”皇太极朗声道,“其妻儿老小,转给济尔哈朗代为照顾。”
数名侍卫出现,将阿敏一把拖出了崇政殿。
代善和莽古尔泰对视一眼,都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阿敏这是犯了众怒,神仙难救。
而在阿敏府,全家妻儿老小都被赶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