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等前面报到后军,然后再下命令调整,这里面需要时间的。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很有可能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
所以,打仗的时候,身先士卒,并不一定是鲁莽,或许是指挥官前置。
只要不真正冲到第一线跟人开片,危险其实也并不是太大的。
徐辉祖说道:“那为什么会这样?”
徐达说道:“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一个千户,最精锐的骑兵。会再几个弹指之间,全部战死了。你注意时间,从开战到,唐胜宗先锋全部战死,用了多长时间。不要看一个人话,看所有人的话。”
徐辉祖立即去翻书信了。
徐达说道:“老二,你说说,为什么会这样?”
徐膺绪支支吾吾好一阵子,说道:“我不知道。”
徐达叹息一声,说道:“老三,你来说?”
徐增寿说道:“是北边火器厉害。”
徐达说道:“不错,火器厉害。你跑一趟,去将何夕这一战,用到的火器全部拿过来。”
“是。”徐增寿答应一声,从一堆书信之中找了一封。里面有何夕军中详细的火器配置。
很抱歉,何夕麾下也是明军,徐达坐镇北平多少年,这些地方有多少人是徐达的旧部,而且,何夕制造火器,让士卒演练火器,也是瞒不住的。毕竟如果没有经过训练,根本不可能打出这样的战事。
军中这么多人在,或许何夕下令保密,能封锁住消息,但是那也是对人的。对于徐达,很有可能这封书信,就是执行何夕保密军令的人写过来的。
很快,徐增寿就带来各种各样的火器,地雷,手榴弹,燧发枪,还有各种配套的东西,刺刀,子弹带,用来制造子弹的铅块,火药袋等等,摆在一边的桌子上。
徐达没有去看,说道:“这些东西,你们都不陌生吧。”
三个儿子都默默点头。
魏国公府招牌还是很硬的,只要何夕不强调保密,谁泄露出去谁死的项目,只要有新东西,自然会有人送样品到魏国公府,请魏国公府品鉴,还不是一个人。
人情世故这东西,中国人不要太懂。
在魏国公府之中,别人想都想不到,看都看不见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就是俯仰可得的东西,最多多派人传给话而已。
徐达说道:“老大,你觉得,叶沈在伏击战之中排兵布阵是怎么做的?”
喜欢大明公务员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明公务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