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大宋朝廷反哺实实在在的利益,目的是维持海洋贸易的产业链条。
还没喝酒,很多商人已经满面潮红。
“李副使,水师愿意搭载我等商人前往西洋,观摩西洋战事?”
“当然,我这里有三十个免费名额,去的人,每人就当地的风物,物产,价格为大宋复兴报提供几篇文章即可!”
嗡的一下,甲板上端坐酒宴的人群炸了,纷纷交头接耳。
“你们都知道,我们占领了辽东,会往辽东迁徙大量士卒,家卷,会筑城,我建议那些茶叶,瓷器,布匹,香料,饰品贸易的,都去辽东开店,别担心我们丘八穷,付不了钱,大宋精锐绝对不穷,每个普通士卒三个月拿的军饷,赏功钱,比一个县太爷一年的俸禄还高得多,需要送货,以后水师会在杭州设立衙门,你们可以组织商船,绑驳军舰运输,安全快捷,收费也很低!”
李敬的意思也简单,日后西洋贸易也会效彷,军舰绑驳商船,协助大宋商人海贸。
在场的很多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善写的胸有成竹,不善写的盘算大不了回来高价请人润笔,也要把复兴报的稿件给补上。
“这位新任的水师都统名叫乔寒,指挥水师舰艇炮轰临闾关,又带着炮兵登岸协助胜字军,靖字军作战,屡立战功,他是娘娘钦命的临安府通判,大宋水师临安运转使,宴会过后,各位商贾所有需求,请与他接洽!”
一身绯色官袍的乔寒走到李敬身边,站的笔直,对着所有商贾环顾的行了一个军礼。
“大宋水师临安的运转处,就在原来的兵部衙门,酒宴过后,我的兵会在码头给各位分发名帖,乔寒愿意为我大宋商贾效力!”
等乔寒坐下,李敬继续说。
“三司和济南各界合股的铁厂,会在临安府设立转运,征集两浙的代理商人,同时三司的盐场也会把精盐运到临安府,至于往两浙其他州县的贩运,要拜托各位代理,这些铁器是定价销售的,除了部分偏远地区略微提价,市场售价必须要依照三司要求,还要缴纳保证金,有意向的商户,有请三司使黄灿黄公为大家说几句!”
临安人见过不少朝廷的紫袍大员。
可是向黄灿这种,带着几个人,抱着一堆农具,铁器,一盆子精盐上来做生意的,还第一次见。
作揖完毕的黄灿咧着嘴笑着解释价格,大致推算进货价格到发售利润的路途和如何跟售价挂钩,超出价格售卖的如何惩处。
总之一句话,让大宋的百姓吃上便宜的精盐,用上便宜的铁器。
代理商户能得到最大的利益是聚拢人气。
感兴趣的商人纷纷上来围观。
黄灿却没有当场定下,只是让他们宴会过后去临安府的三司衙门登记,每个县核准两户以上代理商户,每个州额外核准两户作为批发商,只要商户达到入选标准,先到先得,还把麾下负责的官吏推出来介绍大家认识,严正申明行贿受贿犯法。
三司衙门审核以后,一个月内张榜公示。
“各位先吃饭,菜都凉了,你们要没吃好喝好,待会我就拉着李副使不准他说了!”
很显然,黄灿这老头也赢得了临安府商贾们的好感。
一个个纷纷出声附和,不要辜负了美酒佳肴。
李清照带着稷下学宫学子。
赵玉盘,赵璎珞带着郡主,王妃都女官。
水师都统带着指挥使们轮番上阵。
还有李敬身边的朝廷官员游走敬酒。
一边敬酒一边鼓励各位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还告诉他们,有重大创新者报给官府,以后官府会设立专门的部门,定期评奖,获奖者重赏。
这些商贾何曾经历过这种阵仗,一个个喝的晕乎乎,还有一些当场醉了,被水师官兵用马车送回去。
倒是李敬比较能说,一个劲的劝酒都没时间自己喝。
跟着他的梁杨祖,也没有喝多少。
在商贾散去之后,静静的看着李敬在甲板上喝茶。
“李副使,向你求个人情!”
“你要建茶园?”
刚才在宴请时候,李敬给商贾们说,鼓励他们种植桑树,也会在未来的复兴报上刊发一些育苗方法。
除了福建,临安,江淮,江南,川陕四路的茶园提格为皇家茶园,划定保护区域,将允许商贾种植茶树,经营茶园。
“李副使愿意教授我烹制茶叶的技术?”
梁杨祖明显问的不是这个,听见李敬说起茶园,顿时酒都醒了。
这两年走过不少茶园,也跟茶农很熟悉。
找一块山地,种植茶树根本不是问题,太后和李敬烹制的茶叶,供不应求。
偏偏这两个土豪好像一副不太瞧得上这个产业的样子。
并没有及时扩大规模。
他若能得到这种炒茶的技术,绝对是一笔大收入。
“谈不上什么技术,就这种炒茶的方式,乌龙茶还好些,绿茶没几天百姓就会了,你现在赶紧在江淮开几片茶园,明年春天派人到我茶园学习制茶,还能挣到钱,时间拖久了,也就考量管理水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