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美初说道:“我听说只要处理好冷、热处理,铁的硬、韧度就都在你们的掌握之中了。”
“明白,明白。”大匠师想想又问道,“那庶士刚才所说的含碳量能再说一遍吗,百分比,小的没听过。”
“呃……”姜美初眨眼,“那个就是把东西分一百份,然后数出你要的份数就是百分比。”
“哦,原来是这样,小的明白了。”
姜美初笑眯眯的说:“我也就是知道个大概,那些百分比之内是铁太硬,那些是百分比之内的铁既铸造又可锻造,最适合做器械。”
“小的明白了,我们所做的脆铁,大概就是庶士所说的废铁百分比了。”
姜美初关心自己的农具,问道:“师傅,那你们需要多久能琢磨出来呢?”
“这个……”大匠师为难的说:“要是找到方法了,可能很快,要是找不到,可能会很慢,希望庶士理解。”
“哦,我明白!”姜美初想了想还是把袖袋里的图纸拿了出来,“如果师傅试成了,麻烦把几样农具做一下!”
大匠师接过图纸,突然觉得惊为天人,“这是什么?”他先抖了一下纸,“比帛还便捷的样子。”
“是纸。”
“纸?”大匠师马上说道:“你知道的,我们每天都要画画写写,都在地上完成的,重要的才刻到竹简上,有了这个真是方便多了。”
“如果师傅需要,我让人拿些给你们就是。”
“多谢庶士!”大匠师长揖到地,行了最尊贵礼议。
“不必客气。”姜美初笑道:“如果图纸上有什么不明白的,你派人来找我。”
“好的,好的……”
公子无夏看着大匠师从开始的傲慢到现在的心悦诚服,面上的笑意不知不觉露出来,他没有在意的是,眼角眉梢的宠溺已经越来越藏不住。
陈阳等人对许美姬造犁不在意,他们在意的锻出又硬又不断的铁兵器,是不是能沾上犁的光呢?如果能沾上,那么公子养的近万卒将节省不少开支,真是让人期待啊。
姜美初一点也不担心铁制品会出活慢,因为她发现公子无夏等人要比她更急,她只要坐在家里等就是了。
一行人出了兵器坊,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公子,我们回府吧——”
公子无夏打断了他的话。“今天晚上我们住在兵器坊,明天去北山。”
“公子?”崔岭大吃一惊。
“就这么定了。”
姜美初看到崔岭的神色,心想,难道明天去看他的万卒?
没错,一夜过后,公子无夏带着姜美初去了他的秘密基地——养卒的盐湖。
行了两天一夜的路程,直到傍晚,他们才到北山腹地,三面环山的北边,内部竟然有一个大湖,绵延几十公里。
“哇,这么大的湖?”姜美初看着一眼看不到头的湖惊叹道。
“还行吧。”
“……”这分明是别人夸自家孩子后谦虚的回答,姜美初笑问,“这湖是晋国的?”
公子无夏立在湖边,长身玉立,潇潇洒洒,“对,是我晋国的。”
“有什么特别吗?”
“自己看。”
姜美初仔细看了看周围,发现湖边几乎没有植被,不仅如此,湖中好像也没有什么生物,难道是……她马上找个坡边,弯腰伸手,掠了一下湖水放到嘴里,“果然是咸的,盐湖——这就是你们晋国出盐的地方?”
公子无夏点点头,伸手指了指远方:“看到了吗?”
姜美初直起身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不远的地方有士卒驻守,“你的军卒在这里看盐湖。”
“这是我父候的军卒。”
“那你的呢?”
公子无夏伸出手指过去:“你再看另一边。”
“盐工?”姜美初说:“你的军卒以盐工的方式存在这里?”
公子无夏点头。
“原来如此!”姜美初觉得做贵公子也挺不容易的,看似风光的背后也有这么心要操。
公子无夏望着辽阔的湖面说道:“过几天,我会亲自送今年的春盐到翼都。”
姜美初转头看向他,“每年都是这样吗?”
“嗯!”
“哦!”姜美初看向广褒的湖面,“我觉得晋国的盐政还需要调整,让它成为税赋的主要来源,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你的积富论上提到,可我总是不得其法。”公子无夏沉思说道。
姜美初笑笑:“那只是一个概论,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公子无夏问:“上次我加了盐赋,为何你让容家降了?”
“公子,盐这样重要的生活必备品,走得是量,不是提高税赋。”姜美初说道。
公子无夏点点头:“我明白了。”
姜美初随口问道:“那你运往国都的盐会收回不少钱币吧。”
公子无夏嗤笑一声。
“怎么啦?”
公子无夏勾嘴嗤笑:“一个币都没有。”
“怎么回事?”
公子无夏吐气回道:“我这是朝国都纳贡,这些贡由父候分给贵族、士大夫们,是吃是卖,就由他们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