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管谭悦怎么拒绝,丁建树都能死乞白赖的凑上前,只要有机会,那就使出浑身解数,帮她干活,给她买好吃的,买新衣裳,真的,丁薇眼红病都犯了也没辙,谁让哥哥他们疼了这些年,好容易碰到自己喜欢的,咱也不应该跟人家争风吃醋不是?
谭悦被缠得没办法就去找丁薇,丁薇哭笑不得。
“你也是犟,为什么要自卑,觉得配不上他?你比他挣得多怎么不说?他现在工资才五六十块,说你比他高出一倍都不夸张,至于什么出身啊,家庭条件啊,那些都是次要的,以后是你要和他组建新家庭,我们又不能和你们过一辈子,看在我哥人品还算不错的份上,你就勉为其难收了他吧,也算为民除害了,毕竟我们所有的努力不都是为了挣钱,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能力赚钱才是真本事。你们俩在一起,不存在谁高攀谁,你们都是平等的,我也不允许他日后拿你的学历说事儿。”
其实谭悦已经将初中的知识都学完了,虽然现在生意忙,但她还是会抽出时间看书,丰富自己的阅历,尤其是英语,她总觉得丁薇说的话都是正确的,如今国门已经打开,日后多的是外国人来到首都,如果她学好了英语,说不定还能正常和外国人交流呢!
至于将来是留首都还是去Z市,谭悦自己也是茫然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动用一切关系,将她的哥哥调到京城来,这样咱们的谭悦未来就不用做留守妇女了。
画面转回面前,丁建树站在梯子上贴对联,谭悦在下面扶着梯子,顺便端着浆糊盆,时不时的嘱咐他慢着点,慢着点儿,丁薇看着几乎没什么人的街道,无奈的摇了摇头。
“本该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时候,却出了这样的事儿,闹得整条街都没啥人了,大年下的见血腥,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
哥嫂才结婚,爸妈又去了东北,家里的红对联才贴上没几天,就要换上春联了。
丁薇觉得自己这辈子和东北挺有缘分的,救大哥的向阳,和他们家好的不得了的向风,白芷,陆英还有二嫂,他们都是东北的,二哥又在东北舰艇上服役,这辈子算是和这个圈子分不开了。
长辈不在家,什么供香这些程序都是大哥带着他们一起磕头,熬到点儿就去睡觉,等初一早上再放鞭炮,因为这年代凌晨放炮的并不多,主要是没有太多娱乐项目,早早的就睡下了。
至于春晚,她家所有家电里,大概就缺电视机了,也不是买不起,主要丁薇觉得没必要,以为有收音机就足够了,但现在看来,她不稀罕,不代表哥哥他们不稀罕,这不,年三十儿晚上哥哥还说,要不要大家筹钱买个电视机。
改革开放以后就不需要电视机票了,因为这玩意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贵,即使不需要票,也不是谁家都能买得起的,最小的九寸,却也要三百块钱,黑白色的,最大十八寸也得八.九百块钱了,当然还有进口的彩电,比如索尼一台能收十四个台的21寸彩电,价格要在四千元以上,普通这种黑白电视机,顶多才能收三个台。
进口的彩电不到一定级别,根本就买不着,普通老百姓能卖个十八寸的黑白电视机已经算不错了。
丁薇是不打算买黑白的,“可惜咱没关系啊,也不知道上哪儿整条件买台彩色的,”
大哥诧异的看向自己妹妹:“彩色的?彩色的可都上千块啊,不行,太贵了,咱看的也不多,我觉得黑白的就行了,起码咱能买得起,彩色的一般都是进口的,进口这块儿的确卡的严,不过要是去南方的,兴许有机会买到ZS的,但是价格会比正规渠道的要贵,至少保证有货。”
丁薇没想到大哥这么懂行:“你还了解这个啊?”
丁建国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们部队家属院有一台电视机,一到晚上大家都凑在一起看,热闹的很,所以我就顺带打听了下价格,大家都想买,一听价格就不敢想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即使是三百块钱的九寸小电视,也得不吃不喝一年才能攒下来。”
丁薇知道,大概在八六年以后,这个价格就会大幅度上涨,因为组装的单位多了,品牌更多,竞争更激烈,质量更好,价格也会随着质量微微上调,虽然她本人对电视机没什么兴趣,但架不住家里人想看啊!
她手头就剩下五千元周转,想了下就决定买一台,不过当她提出要买的时候,却被丁建国拒绝了。
“行了小妹,这事儿不能算上你,你看冰箱冰柜洗衣机都是你买的,哪能这电视机也让你掏了啊,这钱我们兄弟几个兑了就行,老三还是学生,就不算他了,老二又结婚了,算来算去,老四,咱俩兑钱买个吧?也不要彩电了,彩电太贵,就买一台黑白的,十二寸的不是五六百块钱?”
这就意味着一人要兑差不多三百块钱,两个哥哥一拍即合,压根儿就不给她说话的机会。
旁边的谭悦弱弱的举起小手:“大哥,小哥,要不也算上我一份儿?我也出一分钱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