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是地球深夜。
杨吉祥拿出手机,发了一条微薄:“我们成功登陆火星了,都别睡觉了,起来看直播。”
地球的另一边,NASA一些人面如死灰。
他们看到网络上,电视台突发新闻里,世界各地群众们欢呼的画面,对路人的采访,集体狂欢,可是他们开心不起来。
算了那么多,竟然还是慢了一步。
第一个登陆火星的荣誉还是被对手抢到了。
刚刚进入火星轨道的马斯克也发回来消息,表达了对吉祥航天的祝贺,同时通知NASA,他们暂时无法登陆火星,H1-1传给他们的数据模型太复杂,SpaceX需要更长时间的计算。
这是一条坏消息,说明SpaceX的准备工作不够成熟,他们漏算了,那么原定的登陆方案就是有缺陷的,任何一点小缺陷,在登陆时都可能造成毁灭打击。
航天局上级打来关切的电话,杨吉祥说,要等H1-2顺利降落后,官方再向外宣布喜讯。
H1-2沿着相同的方案绕行,进入黑障区后,沿H1-1的既定策略调整。
顺利出了黑障区,但H1-2超算发现和H1-1的路线偏离很大,立刻紧急姿态调整,小六瞬间接管。
一番惊险操作下,H1-2偏离H1-1至少50公里,但也安全降落。
看到H1-2安全降落,伍明悦等人总算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全体人员鼓掌。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点点的不同,都会让落点变得相距甚远。
伍明悦通知大家,准备登陆火星。
和月球登录一样,小六先下去搭建直播平台。
看到伍明悦滑下楼梯,踩到火星地面上,全世界的观众都为他鼓掌。
地球人成功登上了火星!
69岁的伍明悦院士成为踏上火星的第一人!
这是他个人的一小步,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选择在这里降落,就是为了方便挖山。
和月球不一样,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沙尘暴,可以原地搭建营地。
但火星上有大风暴,威力超过地球12级台风,所以挖山躲避比搭建火星营地更重要。
H1-1带来的机械除了小微挖掘机,还有小型钻孔机。
吉祥机械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让他们在纯电动工程车上遥遥领先同行的技术水平。
看到几台机器轻松在山体打洞,众人都在感慨,难怪吉祥航天的母公司是吉祥机械,机械工业才是一切科技的根本。
拖走碎石,在山洞四周打入钢结构固定架。
洞穴挖出二十米深,送入太空箱展开,紧紧塞满洞穴,每个洞穴由多个太空箱组合成50平米的核心区。
造出两个洞穴后,再搭建起露天营地,扩大活动面积,由通道连接,打上深深的铆钉固定在地面,200人的临时居住地就搭建起来了,能躲过今天晚上的-80℃严寒。
H1-2的落点区域正好有个400多平米的深坑,也是不错的避风地点,于是那边也自行搭建落脚地,等一切顺利后,以后再想办法汇合。
吉祥航天这边一切顺利,马斯克收到成功降落的消息后,他心里很着急。
火星大气层太薄了,阻力太小,必须全程开启发动机,这会对发动机造成极大的,持续的冲击力。
通过分析H1-1和H1-2发来的数据,马斯克得知杨吉祥的火箭逆推力量超过了SpaceX猛禽2号发动机的最大值,箭体承受的偏移撕扯力也更大。
马斯克要赌。
进入大气层,从110公里处开始全程减速,赌猛禽2号发动机在长时间的反推下不会烧机,赌在黑障区的高温和巨大压力下,火箭不会被撕裂解体。
这和猎鹰一级火箭回收不一样。
猎鹰一级多轻啊,就一个壳子,一组发动机,再带一点燃油就够了。
现在星舰满员满载,还有1/5燃油,地面阻力难控制,离开地球前估算的40%成功率,现在只有30%。
80个人的性命,在马斯克的一念之中。
SpaceX星舰一直在围绕火星轨道飞行,迟迟不下落,引起多方关注,投资人强烈不满。
马斯克给杨吉祥发了一封邮件,给自己的家人发了一封告别书,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始登陆火星。
他们选择的也是北半球,但落点在火星的另一面,正好是中国人落点乌托邦平原的对面阿卡迪亚平原。
能够看到他们登陆的除了吉祥卫星,还有NASA卫星。
但这次,幸运女神没有站在他们那边。
进入大气层后,SpaceX星舰在剧烈的燃烧。
猛禽2号发动机没能扛过去“恐怖5分钟”,因为过载太大,而不得不熄火,离开黑障区后试图重新点火减速,导致变形的连接处撕裂,内部燃料被引爆,在空中爆炸,火箭解体。
迟迟没有收到星舰返回消息的地球指挥中心已经慌了,他们和SpaceX星舰失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