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你之前也看到那些傀儡兽了,编制的是不是很精细?每一分力量都是宝贵的,明知没用,你会继续浪费手中的力量?
当然是获取更多情报的同时收回拳头,下一轮给对方来记狠的。
这已经是最简单的博弈分析了。
黑巫能悄无声息的拿下瀛洲岛,你敢轻视人家没实力?”
或许是让周易数落的狠了,八尺大汉早餐硬是只吃了一点点。
周易提醒他:“别指望三餐能正点儿,指不定中午的时候我们在跑路。饿的跑不动,可别指望有人能背。荆棘兽那身板,根本不够你骑的。”
王孙闻言将兔子肉包了一些带在了身上。
两人简答收拾之后,很快就来在主道上。
而所谓的主道,也不过是条砂石路。
在这个时代,想要知道一个地方的经济行不行,看路就可以了。
路不好,说明经济活动一般。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模式,可不会轻易玩什么‘要想富,先修路’的倒逼操作。
劳民伤财,谁来背书?
看看隋炀帝修运河的代价。就知道‘地有多大产,人有多大胆’的思路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周易现在看到的是双车道、有杂草。
这居然都是主路。
车辆往来,连杂草都碾不完,跟现代社会下过雨后,路面用不了多久就先干,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地的车辆通行率,不难想象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落后。
之前跟王孙聊时,倒也概率的了解到了。
一方面是环境问题,多山,地贫,气候恶劣。
另一方面是小农经济,商贸不发达。
实际上方丈、瀛洲、蓬莱,三者是互为羁绊的。
也就是说,找到一个,也就找到了三个,它们三者虽然都在海上飘,但却像大阵一般,形成一个整体。
这背后有什么说法,就不太清楚了。
反正这里的人必然是往好听了传,说什么是古仙人以伟力布置。三仙岛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来。
周易是不太信的。
就他目前观察到的痕迹来看。
即便这里曾经沐浴在‘太阳’状态的超凡力场下多年,也多半是属于那种穷山恶水、鸟不拉屎的地方。
生命在这三座岛上展开的较晚,本身也没有什么仙泉灵矿,因此没有孕育出大自然的梦幻瑰丽景象。
周易甚至觉得,要么是九州人当初被骗了,要么这里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三仙岛。
三仙岛或许是个半位面,在特定的时候,与这个世界接壤,这时候,人们就找的到,否则就找不到。
反正,周易至今在这岛上,都没能看到哪怕一点点类似地球澳洲那般,因与世隔绝,而自称生态体系的痕迹。
连个完成独立的生态环境都没有?还仙什么仙?哪里仙?满地跑的九州常见的野兔,估计都是当年先民迁徙时带过来的物种,没有珍禽异兽,植物也不比九州的那些更具特色。
哪怕是有几株诸如桫椤的古早蕨类植物,也能吹一吹我们这个岛是1.8亿年前就开始衍化很正经的生命的。尽是些后世常见的倮子植物、被子植物,说白了就是烂大街的,种子最有可能被海鸟、鱼啥的携带过来的,这咋吹?
当然,周易觉得,对他来说,没故事也有没故事的好。
在这瀛洲岛冒个险,然后再在王孙的引荐下去蓬莱、乃至方丈看看,看能不能拿到偃师知识,以及修复秦山号的材料。
一来二去,岁月悠悠,耗他个几年,最后以秦山号迎着朝阳前进为结局,这也是挺好的。
经过这样的一轮修养,他完成了养精蓄锐,很适合开新本了。
下新本攒一波资粮嚼吃着,现实中又要过年了。
一年一年又一年,即将面对的是穿越后的第三个春节。感觉时光荏苒,细一想又发现经历了许多。
一句话总结:有奔头,不赖。
眼下也有奔头,顺着道路走,目的地是云山镇。
尽管有些难以置信,但通过从王孙那里了解,他已经确认,之前的那个穷破小的渔港,就是瀛洲岛唯一的入口。
瀛洲岛不是没资源,铜铁甚至白银,品相都不错,储量也丰富。
还有巨大的、适合用来造大船的树木。
可这些,在缺乏市场的背景下,都变的没了卵用。
卖给谁?
说难听些,三岛如果组织一支大舰队,无论是去海外掠夺,还是商贸,都有可能在离开后找不到自己的家。
请问,这种真与世隔绝,要如何运转经济?
在此等背景下,瀛洲又是典型的偏远山区。
有点办法的,都跑去蓬莱、方丈了。所以这里从来没有真正发达过。搞的他对云山镇什么的,也没了期待感。
他也问了,王孙之前搭乘的小火轮,不也跑的傻好的么?
王孙表示,小火轮能跑,是因为三岛之间勾勒出一个隐形的内海,宛如超大型的渔场,跟外界海水相通,但没有什么大风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