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啥,我手里多的是钱。”
陈满山浑然不在意。
“陈爷,你手里有多少钱啊?”
秦京茹小声问道。
“咳,这个嘛,那个等会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咱们挣钱去。”
陈满山顾左右而言他。
万万不能跟秦京茹交底。
“啥地方啊?”
秦京茹果然被吸引住了。
“琉璃厂,四九城专门倒腾古玩的地方。”
陈满山道。
“啊,陈爷,倒腾古玩我不懂啊,咱俩能行吗?”
秦京茹有些担心。
在她的观念里,去古玩市场买东西那肯定是亏钱。
毕竟买的没有卖的精。
“你不懂没关系,我懂就行。”
“等会咱们这样......”
陈满山开始教导。
两人来到琉璃厂。
琉璃厂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厂房,而是地名。
元朝时期,在这一块地方开设了琉璃厂,专门为宫里烧制琉璃器具,是为官窑。
到了明朝之后,琉璃厂扩建,继续为宫里烧制瓷器。
嘉靖时候,四九城扩大内城范围,把琉璃厂囊括进去。
真正的官窑搬到了外城。
但琉璃厂这个名字,还是保留了下来。
现在的琉璃厂,充斥各种各样的古玩,两排店铺从头延伸到尾巴。
至于潘家园,那是后面才崛起的超级文玩交易市场。
陈满山来琉璃厂,就是准备看看古玩。
身怀古玩鉴赏技能,想要赚钱,最快的办法就是淘货。
淘出一两样精品,不论是留着自己收藏,还是转手卖出去,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虽然是冬天,但过来琉璃厂的人是真不少。
或者说,想要淘出金子,赚钱的人,什么时候都不少。
两人推着车进入琉璃厂。
陈满山随意找了一家店进入。
“老哥,准备买点啥?”
店家热切的迎了过来。
做生意的人眼睛毒辣。
看到秦京茹挽着陈满山的手臂,判定两人绝对是夫妻。
店家知道,陈满山经济条件肯定不差。
“随便看看。”
陈满山应付一句,目光在屋里梭巡。
店家也不着急,做生意做久了,心态都比较好。
甭管对方是闲逛还是喜欢古玩真心准备花钱买,到了店里都是客。
哪怕不买,也给店里增添了一份人气。
陈满山看古玩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
他目光一扫,就把放在架子一层的古玩全看了遍。
粗制劣造的物件,在陈满山眼里,就像是虚日鼠头顶的一撮银毛。
特别显目。
偶尔,陈满山也会细看某个物件。
甚至拿在手上,用手指肚轻轻摩挲物件表面,感受物件的触感。
店家一瞅这姿态,知道陈满山肯定是个‘玩家’,过来淘货来了。
陈满山这一类顾客,才是店内的主流客户。
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秦京茹头一回过来古玩店,跟着陈满山兴致勃勃的看东看西。
跟不上陈满山的节奏,秦京茹一个人挑好看的古玩慢慢看。
陈满山目光扫到一个鼻烟壶,目光微缩。
烟壶长约九公分,呈扁圆体,细颈配铜镀金圆盖,底座配铜镀金勺。
颈部装饰了一圈勾金回纹,肩边两侧装饰了兽面衔环耳。
正面绘有两个婴儿嬉戏图案,生动自然,画工精细。
陈满山一眼就看出这个鼻烟壶不凡,辨识清晰之后,把鼻烟壶拿到手中把玩。
鼻烟壶造型规整,胎质细腻,图案纹理清晰。
色彩丰富,浓淡相宜,而且使用了粉彩和珐琅彩两种色调。
陈满山敢断定,这玩意肯定是前朝某个贝勒爷的玩物。
鼻烟壶在国内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清朝达到巅峰。
把香料中药等物碾成粉末,装在鼻烟壶里面,困乏的时候用鼻子吸上一口,可以提神。
普通百姓整个瓷杯就能用。
王公贵族用的东西,自然和普通百姓不一样。
他们用的鼻烟壶,用各种珍贵材料堆砌而成,是一种身份地位的显现。
陈满山倒转手里的鼻烟壶,果然在瓶底看到‘乾隆年制’四个繁体字。
他把鼻烟壶放回展柜,特意用物件挡住,继续查看其他的物件。
小有收获,陈满山心情大好。
另一侧,秦京茹欣赏各类玉石金银首饰,眸光扑闪。
“姑娘,想看点啥,我给你介绍介绍。”
店家态度热情,知道秦京茹是个古玩小白。
“我和我家老爷们一样,都是随便看看。”
秦京茹不大好意思道。
“随便看,没事。”
“姑娘出落的亭亭玉立,闭月羞花,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闺女。”
“嫁给事业有成的老爷们,生活指定是富足,我看这个簪子挺适合你。”
店家熟络的攀谈起来。
陈满山年纪大了,而且懂门道,不好忽悠。
秦京茹这种小丫头,捧几句就找不到北。
小丫头看上了,老爷们不就得掏钱付账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