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在组装好普通版本的摩托车后,又根据摩托车的用途,改造出一款适合山地作战的军用摩托车。
发动机的气缸加大了不少,外面加装了水冷风扇散热,排气量能达到350,最大马力可以达到48匹。
在结构方面方面,预设通用支架,适配机枪、榴弹发射器或红星RPG发射器。
发动机防尘密封、电路防水处理等应有尽有。
“忙着呢,爱国。听说你们考驾照了,情况怎么样?”正忙碌着,邢段长带着几个领导推门走了进来。
李爱国擦了擦手,递过烟:“嘿,挺顺的,主要还是车队长教得好。”
邢段长点头:“这驾照的事儿,确实得重视。听说京城这边出了好几回摩托车事故,这么着,先安排一批巡线工去车队学驾驶,把驾照先拿下来。”
副段长也点头,就是有点犯愁:“可车队现在没摩托车不是?”
两人齐齐扭头看向李爱国。
“在大规模生产前,确实可以先鼓捣几辆,顺带着满足线路车间巡线的需要。”李爱国也正有这种想法。
只有路试摩托车的样本数量增加了,才能更快发现问题。
再者说,摩托车定型和筹建生产车间都需要时间。
就像二汽厂那边,已经好几个月了,听说才刚开始生产第一批大越野。
“爱国同志还真是急咱们机务段之所急啊,咱们也要做好后勤工作。”邢段长抖了抖烟灰,开口说道。
副段长也是秒懂:“正好昨天火车撞死了一头羊,我通知食堂那边给工作室的同志加餐。”
中午来到食堂,李爱国就吃到了香喷喷的饭菜。
下午继续搞生产,模具是现成的,惟一的麻烦之处在于配件的锻造和发动机气缸的锻造上面。
这一次预计生产三十台摩托车,仅仅靠李爱国和车间里的技术员是搞不定了。
“师傅,要不咱们还跟上次一样,请轧钢厂那边帮忙吧。”陈柏雅计算完了所需的配件,额头也冒出了冷汗。
这要是全靠自己手搓,恐怕一年时间都搞不定。
“这倒是个好办法,这事儿还得段里面出面。”
有困难找领导,这是李爱国的宗旨。
随后,李爱国让陈柏雅和野生专家先拆解零件图纸,准备大规模生产的工作,然后敲开了邢段长办公室的门。
听完了李爱国的担忧,邢段长直接问道:“上次咱们搞大越野,是哪个厂子帮着生产配件来着?”
“红星轧钢厂,他们那边的车床、冲床还有锻造设备在国内都算得上先进的。”
李爱国停顿了下,接着说道:“这次打算交给轧钢厂的,都是一些基础配件,像车架子、减震配件之类的,技术难度不高。”
“我让刘副段长先联系轧钢厂的领导。你有跟轧钢厂合作的经验。这次还交给你办,质量一定要保证。”邢段长点头说道。
就算邢段长不叮嘱,李爱国也会确保质量。
质量是摩托车的命根子,其实后世国内的摩托车曾经有一段辉煌的岁月,远销东南亚,赚了不少外汇。
后来市场却被人抢了,就是因为一味的追求价格低廉,枉顾了质量。
来到这个年代,李爱国已经抢到了先机,自然不能够再重蹈覆辙。
这也是他想把摩托车项目留在机务段的主要原因。
想到这里,李爱国顺嘴问道:“段长,一机部那边的批文还没下来吗?”
“还没信儿呢,这回拖得是有点久了……”邢段长皱着眉,掐了烟,“不行,我得再去催催。”
邢段长离开后,李爱国又回到工作室内忙碌了一阵子。
这次跟轧钢厂那边的合作跟上次不同。
同时需要三十辆摩托车的配件,要想让配件质量合格,必须最大限度的优化加工方法。
一直忙到下班时间,把所有的图纸搞定,明天可以跟轧钢厂那边接触了。
李爱国这才伸了个懒腰,准备离开工作室。
陈柏雅从外头进来,笑着说:“师傅,晚上我去您家串串门。”
李爱国愣住了:“干什么?”
“师傅,您忘记了,今天是八月节啊。”
这年月当徒弟的,五月节、八月节和春节给师傅送礼物,都是必不可少的。
李爱国猛地一拍脑门子。
前两天陈雪茹还唠叨着今年过节要把陈方轩一家和刘大娘一家都请过来的事儿,自己这阵子一直鼓捣摩托车还真给忘记了。
“咳咳,柏雅,你喊声你师姐,晚上到家里吃饭,礼物就不必了。那个.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李爱国此时意识到一个大问题。
他现在有四个师傅,按理说每个都应该拜访。
李爱国抬起手腕看看时间,刚五点钟,时间还早,还来得及。
许老现在在金陵那边,肯定没办法当面拜访了。
李爱国到稻香村买了几盒糕点,又买了两瓶茅台,走到同仁堂的时候,顺带着买了几瓶药酒,通过邮局给金陵军区寄了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