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晓娥想了一下开口说:“不用涨价,就连百货大楼里面的超市物价一分都不涨。去你们哪几个店的都是老邻居,我们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损失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信誉。”
王大:“那我要不要每次都少拉点货让小王?”
娄晓娥继续开口说道:“疯狂的拉货,只要仓库有的你就卖。最近仓库那边的橙子香蕉太多了,你往店里多拉一些。”
王大无奈道:“大家都是买主食居多,米面粮油肉蛋类的。最近冯姐做豆腐都供应不上卖的,大家吃肉都少了。”
娄晓娥思考片刻,说:“那就增加豆腐的供应量,告诉冯姐可以多找些人帮忙。另外,再联系下其他的供货商,确保物资的充足。对了,顺便打听下为什么会爆发这次粮食短缺危机,看看能否找到解决办法。”挂断电话后,娄晓娥决定亲自去市场考察一番,了解实际情况。她希望能够在危机中找到机遇,不仅帮助民众度过难关,也让自己的企业更上一层楼。
王大无奈只能给冯姐招两个助手,这样也能多生产一些豆腐出来。
娄晓娥来到市场,发现不仅是粮食,其他商品的价格也普遍上涨。她向商贩们打听原因,得到的答案是近期外地的粮食产区遭遇了自然灾害,导致收成减少,供不应求。此外,交通运输也受到影响,货物无法及时运达。
娄晓娥深知问题的严重性,增加供货量。
正好这时候自己的另外一个仓库也建成了,直接就把库存很久的面粉玉米面都弄出来。
都是以特别低的价格销售出去,这也就只能是勉强的缓解一下市场。
出完粮食就开始出售红薯、土豆、大白菜、胡萝卜、黄豆、花生,这些东西都是比较受大家喜欢的而且价格还是十分的低。
只能说娄晓娥空间里面的存货太多,当初在国外那么多农场的产品可是都收进空间了。
最后就是娄晓娥把收来的玉米全部都拿出来,因为这都是玉米粒和玉米穗。
大家都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买回去,然后自己找个地方加工一下啊!
这就带动了磨坊的生意,娄晓娥名下也有一个小磨坊。
平时也就是加工一些料给养猪厂的猪吃,这突然来了一些别的活大家还十分的高兴。
要知道他们干活多是有钱拿的,按照加工费提的。
娄晓娥一边忙着调配物资,一边让人调查粮食短缺的原因。
不久,她得到消息,外地的粮食产区确实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她明白,仅靠自己的力量难以长久维持市场供应。于是,娄晓娥联络了其他企业家,共同商议如何应对这次危机。
在会议上,她提出了建立长期合作的方案,大家一起寻找更多的货源,并设法稳定物价。
与此同时,娄晓娥旗下的企业加快了生产速度,推出了更多实惠的食品套餐,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实施,市场形势逐渐稳定下来。
人们对娄晓娥的善举赞不绝口,她的企业也因此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而在这场危机中,娄晓娥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算是把物价稳定下来了,同时娄晓娥空间里的一些初级农产品也处理的差不多了。
于是,各种动物开始被出售:猪、驴、牛、羊、鸡、兔子、大鹅、鸭子……应有尽有!然而,与这些普通家禽家畜相比,螃蟹、海参、鲍鱼等高档食材才是娄晓娥真正关注的焦点。
毕竟,她一直都更倾向于赚取那些富裕阶层的钱财。
让娄晓娥意外的是,南易竟然要退休了。
还特意的过来和娄晓娥说一声:“娄老板,我这年纪大了这身子骨也不适合继续做那么多人的饭,我也是时候该回家享享清福。您放心,我这徒弟都培养的很好他们可以独立上灶的。”
娄晓娥还是关心的问道:“南师傅,你是怎么突然想起回家养老了?”
南易尴尬的说道:‘我这几个徒弟现在也争气,可以完全胜任店里的工作了。我的孩子也比较争气,这赚了一些钱不用我继续为生计奔波忙碌了。’
娄晓娥点点头,心里想着是这样就好。
其实南易算是一个好人,就是时代不一样了怪可惜的。
“南师傅,恭喜你。以后生活上有什么事你还是过来找我,你还是咱们娄家的老员工。”
南易走后,娄晓娥给小六打电话。
“小六,你知道南易为啥要辞职吗?”
南易说的场面话她有不是三岁小孩子自然是不会相信的。
小六也是直接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南易的孩子在前门大街开了个小饭馆,据说现在生意非常不错。估计是南易要给过去帮忙,毕竟这是自家的生意。他们经常去仓库那边找王大拿货,像是豆腐鱼肉之类的都是在那边拿的货。这还是前几天和王大喝酒,王大告诉我的。”
王大和小六关系非常好,几个人经常一起喝酒吃饭的娄晓娥还是知道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