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收到裴乐瑶送来的信,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得知李孤勇已经收到了他送的消息,说明李孤勇是安全的。
再看裴乐瑶给他的命令,让他密切关注永登城下西夏兵马的情况。
李焕没有迟疑,又派了更多的斥候盯着西夏兵马的营地。
从现在来看,六公主所有的判断都是准确的。
他内心对裴乐瑶从质疑,到相信,再到十分佩服,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
怪不得叔父之前对六公主大加赞赏,现在看来六公主是比亚兰翰更出色的将领。
夜已深,整个永登城一片静谧。
永登城受到西夏兵马的攻击,白天老百姓正常营业,商铺会开门做生意,普通百姓也会出门采买日常的货物。
到了晚上他们便会紧闭家门。
何况,战争期间,整个永登城晚上都属于严格的宵禁之中,但凡被抓就会进行严格的审问。
谁能确定半夜不睡觉,还在街上乱窜的人,是不是西夏的密探。
李焕站在城楼上,密切关注着远处西夏营地军营的情况。
西夏的军营离永登城很远,即使拿着千里眼也看不到。
但是李焕还是觉得,他在城楼上站着心里踏实。
就在此时,城楼的阶梯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李焕的心跳顿时加快几分,转头向脚步声传来的方向看过去。
跑来的是他的贴身侍卫。
“将军,刚刚城外传来的最新消息,西夏兵马有所异动。”随从喘着气语速很快的说道。
李焕的神色顿时凌然几分,“快,再派人前去查看。”
随从答应一声,转身快步噔噔噔的跑下了城楼。
“让李奇芳来见我。”李焕转身对旁边的士兵吩咐。
士兵答应一声,快步去传话。
片刻之后,李奇芳来到了李焕面前。
“将军!”
“调集一万兵马,随时准备出城。”李焕说道。
“将军!”李奇芳震惊的看着李焕。
永登城内所有兵力加起来也就一万两千人,调走一万,城内只剩下两千兵马。
偌大的永登城留下两千兵马和没有兵马又有什么区别?
李焕拍了拍李其芳的肩膀,“你留下来守城,这是命令,给你留下两千兵马,如果发生不测,必须死守永登城。”
“即使战死也要把永登城给我守住。”
李奇芳还不知发生了何事,但见李焕如此严肃,他也不必再有质疑,重重点头应下,“将军放心,我定然死守永登城。”
“去吧!”李焕摆了摆手。
李奇芳转身快步下了城楼,去调集兵马。
永登城内留下两千常备军,此外还有几千民兵。
一旦永登城受到西夏兵马的攻击,只能让民兵也顶上。
只是民兵的战斗力有限,能打到什么程度只能看战场上当时的形势了。
城外的消息陆续传到永登城。
李焕得到准确的消息,马连山带兵离开了营地,迅速向北移动。
马连山具体带走多少兵力,无法得到准确的消息。
但不管马连山带走多少西夏兵马,永登城内带走这一万兵力已经是极限,不能再带走更多。
马连山离开西夏营地一个时辰之后,李焕带着永登城的一万兵马也悄悄出了城,向北跟在马连山之后。
晨曦微亮,李孤勇带领的兵马便开始点火造饭。
吃过早饭之后,李孤勇便带着他挑选出来的五千精锐与主力兵马分离,迅速靠近落凤谷。
与此同时,起锅造饭的还有裴乐瑶和吕超带领的一万兵马。
吃过早饭之后,他们也迅速带兵向落凤谷的方向靠近。
元端方这边首先得到的是李孤勇带着兵马迅速向落凤谷靠近的消息。
“将军,李孤勇终于上当了。”马腾激动的说道。
元端方的内心也很激动,如果这一战能将李孤勇斩杀,那么接下来永登城乃至整个凤仙路都是他们西夏的土地。
他只担心李孤勇不会上当,不会掉进他编织的大网。
因为,很明显,从他得到的情报来看,那位大周小公主已经猜透了他的计谋。
他没想到一位小公主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大周真是人才辈出。
想想西夏,元端方就会有英雄扼腕的叹息。
他们西夏太缺少像大周六公主这样有谋略的人才了。
李孤勇之所以会上当有两个可能,一是永登城派来的传令兵没有通过他设下的防线,未能将消息传递给李孤勇。
这两日他们抓到了很多从永登城到古浪城传递消息的大周传令兵。
第二个可能就是,李焕根本没有听从大周小公主做出的判断。
毕竟李焕比六公主年长,又在边关作战多年,一个小公主,刚从京城来到西北,她提出自己的看法,李焕自然可以阳奉阴违。
如果这一次李焕没有听从大周六公主的建议,真是帮了他的大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