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孙策对陆家动手之际,孙权心中便已预感此举非善举。
那时的孙策尚未全面占据东吴之地,仍在袁术麾下效力。
直至孙策后来逐渐认识到这一决策失误,他与江东世家间裂痕已深似鸿沟,难以为继。
在东吴,四大世家中之一便是这深受打击的陆家。
如此血淋淋的行为怎能让陆家轻易释怀,继而携手共进?
由此,
即便孙策最终平定东吴,仍有零星反抗事件时有发生。
背后的指使者不言而喻,正是江东四大世家。
此时此刻,面对这样的境况,孙策何解?
难道真效仿那些无脑热血的小说主人公,一路 ** 直至彻底征服吗?
要知道,那些主角背后皆有金光闪闪的力量支持,失败了还能重头再来,无需背负道德枷锁。
然而,孙策则完全不同。
其攻取东吴之地旨在创建长久的根基事业,期望传至后世。
东吴四大世家乃是地方最为强大的势力,
若尽数消灭这些世家,又有谁能愿意响应孙策?
自这一刻起,江东本土任何一位有才能的人都可能拒斥孙策。
这是何等严峻的现实?
当然是极为严酷!
当时的世家与门阀影响巨大无比。
孙策麾下虽武力充沛、战斗力卓越,
但是占领的土地最终还需要人才来治理不是吗?
没有得到江东本地有志之士的支持,孙策注定走上末路。
于是,
当前的孙策颇为苦恼,渴望能够主动打开与四大世家合作的新局面。
遗憾的是,通过正常渠道寻求和解根本行不通,连带着许多依附世家的小宗族亦不肯与之为伍。
当前,能够负责管理内务的人,在孙策的队伍中可以说非常稀缺。
以至于连周瑜、太史慈这样以军事才能见长的人物也被拉来临时应付内部治理的工作。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适合担任内政工作的人员有多么短缺。
与江东的四大显赫家族达成合作协议,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兄长,之前的四大世家可能对我们持观望态度,他们怀疑我们孙氏是否能在江东长久立足。”
“但现在,随着排行榜的公布,”
“实际情况已经证明,我们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将持续下去。”
“从排行榜的发展趋势来看,江东的地方豪门将来必然会寻求与我们的合作关系。”
“有了这份未来的趋势作为依据,相信现在的他们会比过去更加愿意接受我们。”
“不过,常规的接近方式仍然不奏效。”
“兄长不如考虑将霓裳嫁给陆逊。霓裳如今十岁,而作为陆家的继承人陆逊,也仅是十四岁而已。”
“两者的年龄差距尚可接受。”
“通过这样的联姻,一旦陆逊成了我们的女婿,那么孙氏与陆家之间的关系便不再如先前那么剑拔弩张。”
“另外,针对当年伤害陆康和他的族人的事情,兄长完全可以归咎于袁术。”
“告知陆家,当初出于无奈我们必须投靠袁术。”
“如果不采取那次行动,袁术必定会向兄长动手。”
“威胁陆家的并非兄长,而是袁术本人!”
“只要陆家主人够聪明,就能接受这个解释。”
“在此前提之下,若兄长能亲自上门,对陆家表达诚意和歉意,则可融化这段冰冷的历史。”
“成功安抚了陆家之后,对于其他三家的抵抗也将相应减弱。”
孙权的这一番长篇论述,完全展示了他的政治头脑。
诚如古人云:
果然是日后的‘大魏吴王’,
他的灵活性和决断力,无人能及!
听罢,孙策眼底闪过一抹惊讶。
他没料到,如此棘手的问题竟被孙权轻易化解。
果然是一个政治天才!
霓裳即孙策长女的小名称呼,即历史上陆逊的夫人孙尚香。
鉴于陆逊指挥了多场着名战役并取得了胜利,其能力和未来的地位无疑使这门婚事变得合理且有利。
这不仅是向江东四大世家展现诚意的一种方式,
还能确保将一位具有巨大潜力的人物紧密地联系起来。
……
乌程(吴)
陆家宅府
家主陆骏紧急召集了家庭议会。
身为前任家主陆康的长子——也就是陆逊的父亲,此刻陆骏正讨论着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孙策。
会议开启。
几位长老抢先发言:
“主上,孙策与我陆家之间的仇恨犹如天地般广阔。”
“我们的半数族人葬身于这个恶魔的刀下。”
“倘若他们地下有知,必然不愿我们与孙策和平相处。”
上述长老们皆失去了至亲,构成陆家反对和解的核心力量。
但是,
有几位较为年轻的族人却说出了不同的声音:
“众位长辈言之有理,然而...关于那份排名,你们想必也有留意到吧。”
如果依照当前的趋势来看,陆家将来应会倾向于与孙权联手。除此之外,孙氏家族日后很可能在江东形成割据政权,若陆家未能与此合作,则前景难测。对于张氏、朱氏及顾氏三大世家而言,与孙策之间并无深仇大恨,目前尚与陆家并肩对孙。然而,榜单的影响逐渐显现,他们的态度将可能摇摆不定,随时可能与孙策先行议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