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鎏这孩子啊,真是把他舅舅照顾得太好了,我们都放心啦。”大姨满脸笑容地说道,那笑容中透露出对柳琦鎏的赞赏和欣慰。
“可不是嘛,看他舅舅现在的精神头,比以前可好多了。”二姨也连忙附和着,她的眼神里同样充满了对柳琦鎏的肯定和喜爱。
就在大家谈笑风生、气氛融洽的时候,柳琦鎏的母亲突然插话,打破了这份和谐:“虽说琦鎏照顾舅舅辛苦了,可那柳家街的老宅子,总不能就这么归了琦鎏吧。我寻思着,要不送给琦琉的二姐,或者给琦琉的弟弟也行。”
母亲的话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柳琦鎏的脸色在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如炬地直视着母亲的眼睛,毫不退缩地说道:“妈,当初四个姨姨和您都同意了由我来照顾舅舅,那舅舅的宅基地和土地自然就该是我的。您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种无法忽视的坚定,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母亲的眉头紧紧地皱起,脸上露出一丝不满的神色,她的语气略微有些生硬地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固执呢?都是自家人,东西给谁不是给啊?”
柳琦鎏的态度异常坚决,他缓缓地摇了摇头,声音虽然坚定,但语气却十分温和地回应道:“妈,这并不是给谁的问题。当初既然我们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应该坚决遵守这个决定。您这样随意更改,不仅会让大家心里都感到不舒服,而且还可能会引发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您想想看,您和父亲那一代人,因为各种事情,兄弟姐妹之间闹得矛盾重重,亲情都变得淡薄了,彼此之间的来往也越来越少。我实在不希望我们这一代人也走上同样的道路,闹得骨肉相残,最后分崩离析啊。”
站在一旁的四个姨姨听到柳琦鎏的这番话,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她们异口同声地说道:“琦鎏说得对,既然已经定好了,那就不要再改变了。”她们的目光交汇在一起,眼神中透露出对柳琦鎏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母亲内心深处却对舅舅的宅基地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执着,她将其视为自己拥有支配权的一部分,仿佛这是她应得的权益。在她的观念里,柳琦鎏的二姐和弟弟比他更需要帮助和支持,因此她对他们的偏心愈发明显。
当柳琦鎏表达出与她不同的意见时,母亲心中的不满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觉得柳琦鎏不服从她的安排,简直就是叛逆,这种行为让她心中暗暗生闷气。
母亲沉默了好一会儿,虽然她知道柳琦鎏的话并非毫无道理,但她内心的不满并没有完全消散。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心,说道:“那二姐和你弟弟也都眼巴巴盼着呢。”这句话既是对柳琦鎏的反驳,也是她内心真实想法的一种体现。
面对母亲的坚持,柳琦鎏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解释道:“妈,二姐和弟弟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也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着。我们不能总是想着依靠这些不劳而获的东西,这样对他们并没有好处。而且,现在这宅基地也不值多少钱,我照顾舅舅并不是为了得到这宅基地,而是出于对舅舅的一份孝心。”
母亲听了柳琦鎏的解释,叹了口气,似乎被他的话语所打动。然而,她内心的纠结并没有完全消失,她只是无奈地说:“唉,好吧,是妈想得不周全。”
尽管母亲在表面上对柳琦鎏的意见表示了接受,但实际上,她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不满。这种不满就像一颗被深埋在土壤中的种子,虽然暂时不为人所见,但却在默默地生根发芽。
每当母亲看到二姐或弟弟时,她的内心都会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一样,泛起阵阵涟漪。这些涟漪或许只是一瞬间的情绪波动,但却在她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有时,她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遗憾和无奈,仿佛对柳琦鎏的决定仍心存芥蒂。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颗不满的种子逐渐在母亲的心中茁壮成长。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在二姐和弟弟面前抱怨柳琦鎏的“自私”和“不懂事”。这些抱怨起初可能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牢骚,但渐渐地,它们却在二姐和弟弟的心中种下了猜疑和不安的种子。
二姐和弟弟开始察觉到母亲对柳琦鎏态度的微妙变化,他们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些疑惑和担忧。尽管柳琦鎏一直努力维持着家庭的和谐,但他心里很清楚,母亲的内心并没有真正放下对他的不满。这就如同一个隐藏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给这个家庭带来意想不到的矛盾和冲突。
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里,月光如水洒落在院子里,柳琦鎏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石凳上,仰望着那片繁星点点的夜空。他的思绪如同那无尽的星空一般,悠远而深邃。
在这静谧的时刻,柳琦鎏默默地祈祷着,他希望家庭的温暖能够像那明亮的星辰一样,照亮每一个角落,驱散所有的阴霾和分歧。他坚信,亲情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矛盾,让这个家永远紧密地维系在一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