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取名自“奉天承运”之意。
作为东三省的政治中心,徐世昌的新总督府便修建在这里。
杜玉霖昨天一接到通知,一大早便带着许彪和黄瑞出发,赶到奉天大南门时,已经过了中午。
前世,杜玉霖的公司便在沈城,但当他此时站在南门高大的城墙门楼下时,却生出了浓浓的陌生感。
两年前的沙倭战争,这里也是双方激战的区域,现在仍可清晰看见城墙上到处残留着的弹痕,原本方正的砖头也被打碎了不少。
走进去,在内侧的城墙根附近,一片片破帐篷、烂窝棚,就建在被摧毁掉的房屋废墟之上,来往的老百姓都是低头耷拉脑,没个点生气。
杜玉霖在马上皱着眉,这番景象实在有些过于震撼了。
尽管他见过凤城的破败,但这奉天毕竟是省城啊,是东三省的首府所在,竟也是如此不堪么?
许彪叹口气道:“当年和老当家来过几次,可不似这般落魄啊,再好的地方,也禁不起几场仗的折腾哦。”
黄瑞晃着脑袋,“哎呀,这就是咱们的命,谁叫没生在好时候呢?百姓一直在忍,朝廷一直在让,可那些大小鼻子们,可并不打算放过我们啊。”
杜玉霖目光变冷,“信命不如信自己,如果他们想要我们的命,我们就用这条命跟他们拼了。”
说完,一夹马腹,他饭也不打算吃了,先直奔总督府。
新修建的总督府位于奉天皇宫的旁边,建筑风格属于中西结合。
大门外,两排卫兵负责警备,统一蓝色军装军帽,大皮靴,腰间皮质腰带,步枪背在身后,威风凛凛,这一看便是从北洋新军第三镇中抽调而来的兵。
许彪一撇嘴,“还得是人家新军,这装扮就比咱们那土里土气的巡防营衣服好看。”
黄瑞可不这么看,“花架子罢了,列强联军一来,还不是被打得落花流水。”
“唉,说话注意点。”杜玉霖提醒他们。
周围可不是就他们三个人,还有不少等着总督接见的人呢,这俩嘴没把门的话要传到里面去,以后啥前程可都甭想了。
可看等接见的队伍这长度,到晚上也未必能轮到自己啊。
就在三人在那晃来晃去有些不知所措时,门房里走出一名军官,歪着脖子审视了他们几眼后,走上前来。
走近后,他又仔细端详了几眼三人的巡防营服饰,才确定原来这最年轻的人才是头,眼中略带一丝诧异。
“额......您可是凤城巡防营管带,杜玉霖杜大人?”
杜玉霖微微抱拳,“正是。”
那人敬了个军礼后,做了个“请”的手势,“总督特意指示,只要是您来了随时接见,请跟我来。”
杜玉霖点头,准备跟他进去。但黄瑞和许彪却被拦了下来。
“总督大人只说见杜大人,烦请二位在此稍候片刻。”
黄瑞顿时脸就涨红了,门都不让进?他感觉自己被人轻视了,胡子的那股子虎劲就要上涌。
好在许彪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拉到一边去,“你干啥,这什么地方?老实待着,别给老四添堵啊。”
杜玉霖急忙对军官一笑,“烦请带路,莫让徐总督等久了。”
随后,二人便在一众等待接见之人的羡慕目光中,走进了总督府的青砖小楼。
......................
卫兵推开门,杜玉霖大步走进徐世昌的办公室。
徐世昌此时正专心的握着笔,在一份文件上写写画画,即便卫兵关门声传入他耳中,也没有一丝抬头的意思。
杜玉霖站得笔管条直,管带的帽子夹在腋下。
他也趁此机会观察着这位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被袁世铠称为“老大哥”,东北第一任总督,手握第三镇和两个混成协的军权,后来在袁退位后还做过几年大总统,绝对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了。
此人一辈子虽然算不上革命者,但也不算是个迂腐混账之人。他博学多识、推行新政,到东北后励精图治、整顿军武。
后来又在袁要称帝时坚决远离,自己做大总统时坚决主张南北议和、停止战争,到了晚年居家着书立说传承文化,可说他是个具有时代局限性的好人吧。
在当下,徐世昌才刚过五十,还正是对未来充满期待,想要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阶段,就连握笔写字时的气势都虎虎生风。
又过了一刻钟,他大笔一挥,在文件的末端签上了自己的署名后,才缓缓抬起头。
此人面目生得很清秀儒雅,只是向嘴唇两侧延伸的山羊胡须中,已经夹了不少的白丝。
他一边将笔放到笔桶中,一边审视着杜玉霖,以他这么多年的官场经验,竟然看不透,是什么促使多方力量都在推荐这位年轻军官的。
“你就是杜玉霖?”
“正是卑职。”
“沈金泉和我谈过了,说你对抵御草原马匪的侵扰很有信心,我想听你亲口说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