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沉思片刻,试图用合适的话语向朱元璋等人解释美洲的地理方位。
这句话一出口,直接把朱元璋、朱标、朱棣父子三人搞蒙了。
三人不约而同低头看着脚下土地。
在他们脚下?
难道是在地下?
那美洲岂不是阴间?
父子三人脑袋都要炸裂了。
朱棣望着韩成结结巴巴地说:“韩成,你可别耍俺,俺虽然读书不多,但也晓得下面不是活人该待的地方。”
韩成听罢,无奈地笑道:“你们误会了,我所说的‘下面’并非指泥土之下,而是穿过这片广袤的大地,就能抵达美洲……不对,我不是说真的挖开土地去美洲,那不可能,最底下全是岩浆,挖的人早就被烧焦了。
我的意思是,我们所在的大地,其实是个圆球。
我们在这一面,而美洲在球的另一端。
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在地上生活,并非住在地下……”
韩成越讲越觉得自己讲不清楚。
后世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在朱元璋等人耳中却显得匪夷所思,无法理解。
即便朱元璋之前听过韩成提到过类似的事,再次听到时依旧觉得太过颠覆。
“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是个球,人在上面根本站不住,可我们的脚下分明是平坦的啊。
再说,我们是头顶着天走路,按你这么说,那美洲那边的人岂不是每天都得倒立行走?
这也太诡异了吧!
还有,如果真是这样,他们怎么就不会掉下去呢?
一直头朝下,脚朝上,难道他们不会眩晕吗?”
朱棣的大脑此刻塞满了各种疑问。
完全不能理解!
真的完全不能理解!
“不会掉下去,因为有万有引力……嗯……算了,今天不说这个,这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的。”
待**后闲暇时,定当详细给你们讲述这些事情。
眼下我们还是接着讨论土豆和红薯的事吧。”
韩成试图解释几句,见朱棣、朱元璋以及朱标一脸愈发迷惑的表情,最终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否则的话,就算讲到明天也未必能让他们完全明白这些问题。
对于韩成的想法,几人都表示支持。
尽管朱标和朱棣对韩成提出的那些新颖的观点很有兴趣,但他们更迫切想知道如何得到土豆和红薯这样的粮食。
“要抵达那里,必须坐船,一路远航才行。
这不仅需要无畏的勇气,而且前期的风险极高,肯定会有许多人因此丧生……”
“这算什么!即便牺牲再多的人,只要能带回这些粮食,就完全值得!”
朱元璋坐正身体,语气坚定有力。
在他看来,韩成所说的问题根本不算什么。
“你只需告诉我们怎么去美洲就行!”
韩成点点头说道:“从大明起航,先穿过琼州海峡,然后经过马六甲海峡……”
韩成说完后,再次让朱元璋等人感到困惑。
因为韩成提到的地方,除了大明境内少数熟悉之地外,其他陌生的地名让他们听得一头雾水。
简直就像鸭子听到了雷声,越是迷茫就越无法理解。
韩成提到的那些地名,对他们而言毫无头绪,压根不清楚具**置。
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这些人对外界的情况所知甚少,而且韩成提及的地名,与这个时代通用的名字有很大差异。
在这种状况下,朱元璋、朱标、朱棣等人若能理解才显得奇怪。
看着他们一脸迷茫的表情,韩成也不禁感到些许无力。这种各说各话的情形确实令人头疼。
在这个时代,要把某些事情解释清楚,绝非易事。
“这个……路线的事先别谈了,这样讲根本行不通。
近几天我打算抽出时间做一个尽可能精确的地球仪,并在上面标注前往的路径和美洲的具**置,这样一看便清晰许多。
总之,陛下您们只需知道,美洲非常遥远,是大明从未涉足之地,要去就得出海航行,十分艰难即可。
至于其他细节,提前两天还是晚两天得知,并无太大差别。”
此刻,朱元璋正听得入迷,一心想着赶紧把土豆和红薯引进来,却听韩成这么一说,心里很是不满。
“韩成,你能不能现在就把那什么玩意儿做出来?
这样拖着,真是急死人了。”
朱元璋的话音刚落,韩成便抬起手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脸上带着几分倦意:“这事得靠记性,还得头脑清楚才行。您瞧我现在这样子,靠谱吗?”
朱元璋瞄了瞄韩成的眼袋,又瞅了瞅他的神情,重重地点了点头:“靠谱得很,特别合适。”
韩成翻了个白眼。
“皇上,您不是刚说过急不得嘛,怎么眨眼工夫就变卦了?”
“爹,大哥说得对,不如让他缓一缓。咱们再等等也无妨,总不能知道路却没船可用,只能干着急吧。”
朱标在一旁劝道。
听罢朱标的话,朱元璋虽有些不甘,但还是把这事先搁置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