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报告比预期来得快。龙安心盯着电脑屏幕上的PDF文件,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办公桌。窗外,合作社院子里人声鼎沸——今天是"古歌米"首次发货的日子,十几个村民正忙着将包装精美的米袋装上物流车。
"结果怎么样?"吴晓梅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刺梨茶。她今天穿着靛蓝色的苗家便装,发梢还沾着晨露的气息——显然刚从试验田回来。
龙安心转动屏幕让她看:"是草甘膦。浓度足够毁掉整片秧田。"
吴晓梅的手一抖,茶水洒在键盘上。龙安心赶紧用袖子去擦,却听见她低声说了句苗语,语调阴沉得像是雷雨前的天空。
"王大勇。"龙安心念出这个名字,感觉像吐出一块陈年的锈铁,"监控虽然模糊,但那个驼背的姿势..."
"不是他。"吴晓梅放下茶杯,从手机里调出一张照片,"是这个人。"
照片上,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子站在黔丰农业的展台前,胸口别着"副总经理"的标牌。龙安心眯起眼睛——那人虽然挺直了腰板,但微微前倾的肩膀和略显僵硬的颈部线条,与监控中的破坏者如出一辙。
"王大勇当了黔丰的副总?"龙安心猛地站起来,椅子撞在身后的文件柜上,发出巨响。
"上个月的事。"吴晓梅划到下一张照片,是某商业网站的截图,"专门负责'特色农产品开发'。"
龙安心冷笑一声。特色农产品开发?半夜往别人田里倒除草剂?他抓起桌上的检测报告:"报警吧,证据确凿。"
"等等。"吴晓梅按住他的手,"阿公说,按苗家的规矩,这种事要先议榔。"
议榔——苗族传统的社区调解制度。龙安心皱起眉头:"这都刑事犯罪了..."
"先议榔,再报警。"吴晓梅坚持道,"阿公说,土地的事,得让土地先说话。"
龙安心还想争辩,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小李气喘吁吁地冲进来:"龙总!不好了!州电视台的采访车被拦在村口了!"
"什么情况?"
"黔丰农业的人!"小李抹了把汗,"来了三辆车,说要'考察传统农耕',带着记者和摄像机,非要去试验田!"
龙安心和吴晓梅对视一眼。时机太巧了——昨晚刚发生破坏事件,今早黔丰就大张旗鼓地来访?
"我去看看。"龙安心抓起外套,"晓梅,你去找吴叔和阿公,准备议榔。"
村口的景象比想象的更混乱。两辆贴着"黔丰农业"logo的黑色SUV横在路中央,后面停着州电视台的采访车。几个穿制服的保安正在和村民争执,人群中,龙安心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微微驼背的身影——王大勇,或者说现在的王副总,正对着摄像机侃侃而谈。
"...我们非常重视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王大勇的声音比十年前更加圆滑,但那种虚伪的腔调丝毫未变,"黔丰农业计划投资五百万,在凯寨建立苗族农耕文化展示中心..."
龙安心挤进人群,故意提高音量:"王总好兴致啊!半夜来考察还不够,白天还要带记者?"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王大勇转身的动作明显僵硬了一瞬,但很快换上职业微笑:"哟,这不是龙总吗?听说你回村搞农业了,做得不错啊!"
他伸出手,龙安心却假装没看见,直接走向电视台的记者:"各位媒体朋友,欢迎来到凯寨。不过在参观之前,我想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龙安心掏出手机,播放了昨晚的监控录像。画面虽然模糊,但那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和倾倒的动作清晰可见。记者们的表情立刻变了,摄像机齐刷刷转向王大勇。
"这是污蔑!"王大勇的脖子涨得通红,"我们黔丰是正规企业..."
"正规企业雇人破坏农民的试验田?"龙安心冷笑,"检测报告就在我办公室,草甘膦,浓度足以让那片紫米绝收。"
王大勇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但很快恢复镇定:"龙总,说话要讲证据。视频里那人戴着口罩,怎么能证明是我们的人?"
"那这个呢?"龙安心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残留除草剂的塑料袋,"上面有指纹,要不要一起去公安局比对?"
现场一片哗然。王大勇的脸色变得铁青,他凑近龙安心,压低声音:"别给脸不要脸。林总给你的条件够优厚了..."
"哪个林总?"龙安心故意大声问,"林妍?她什么时候对农业感兴趣了?"
记者们立刻捕捉到这个八卦,镜头又一阵闪烁。王大勇终于绷不住了,转身就要离开。龙安心却拦住他:"别急啊王总,既然来了,参加完我们的议榔再走。"
"什么议榔?"
"苗族传统的调解会。"龙安心露出微笑,"就在鼓楼,全寨老少都参加。你们黔丰不是要'保护传统文化'吗?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王大勇想拒绝,但面对众多摄像机,只能硬着头皮答应。龙安心转身带路时,注意到他的右手不自觉地摸向后腰——十年前在工地,每当王大勇要掏家伙打人时,就是这个动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