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爱》(粤语诗)
一一作家班廿年重聚,诗之
文/树科
呢班,一群执刀刻画
火星撞地球嘅人……
呢群,一班孤身只影
潜行喺晏夜自己巢穴啲人……
佢哋个个唔喺心地善良
噈实定喺耐得稳寂寞嘅灵魂……
啲散聚嘅心,佢哋劈起酒嚟
杯酒洋溢满堂嘅豪气……
佢哋唱,佢哋跳,佢哋开怀大笑
冚嗪唥黐埋一笪,仲有男女先生……
《树科诗笺》2025.3.1.穗城珠江畔.作协之家
《方言诗学视域下的情感交响》
—— 论树科《师生爱》的文学张力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的多元图景中,树科的粤语诗《师生爱》以独特的语言质地与情感浓度,构建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世界。这首创作于作家班廿年重聚时刻的诗篇,突破了传统诗歌语言范式,将粤语方言的鲜活生命力注入诗行,在看似平实的叙事中,激荡出深沉的情感交响与文学哲思。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密码,而树科正是通过对粤语方言的巧妙运用,为诗歌赋予了浓郁的地域色彩与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出师生情谊在岁月沉淀后的醇厚与热烈。
一、粤语方言:地域文化的诗性编码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中的重要一支,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其丰富的表现力与文化内涵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师生爱》中,树科大量运用粤语方言词汇,如 “呢班”“噈实”“冚嗪唥”“黐埋一笪” 等,这些词汇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地域特色,更赋予诗歌一种鲜活的口语化特质。正如清代诗人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自序》中所言:“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树科以粤语方言入诗,正是践行了这种 “手写我口” 的创作理念,使诗歌更贴近生活,更具真实感与感染力。
方言词汇的运用,让诗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呢班,一群执刀刻画 / 火星撞地球嘅人……”,“呢班” 作为粤语中常用的指示代词,亲切自然,拉近了读者与诗歌的距离。“执刀刻画” 形象地描绘出作家班成员们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执着与努力,而 “火星撞地球” 则以极具冲击力的意象,展现出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的碰撞与激情的迸发。这种充满粤语特色的表达,使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节奏感与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粤语方言的运用,还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粤语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粤语方言中蕴含着大量的地域文化信息。“潜行喺晏夜自己巢穴啲人……”,“晏夜” 即粤语中的 “夜晚”,“巢穴” 则生动地描绘出作家们在深夜独自创作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这些方言词汇的运用,不仅展现了粤语地区的生活风貌,更传递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情感,使诗歌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标识。
二、意象构建:情感表达的多维载体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也是诗人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师生爱》中,树科精心构建了一系列丰富而独特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与碰撞,生动地展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作家班成员们的精神风貌。
“执刀刻画” 与 “火星撞地球” 这两个意象的组合,构成了诗歌的核心意象群。“执刀刻画” 将文学创作比作雕刻,形象地表现出作家们对文字的精心雕琢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而 “火星撞地球” 则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的激烈碰撞与灵感的迸发。这种意象组合,既体现了文学创作的艰辛与不易,又展现了作家们在创作中所展现出的激情与创造力。正如唐代诗人李贺以 “笔补造化天无功” 形容诗歌创作的神奇,树科笔下的作家班成员们,也正是以文字为刀,在文学的天地中雕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孤身只影” 与 “巢穴” 的意象,描绘出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的孤独与坚守。“呢群,一班孤身只影 / 潜行喺晏夜自己巢穴啲人……”,“孤身只影” 强调了作家们在创作道路上的孤独与寂寞,而 “巢穴” 则将他们的创作空间形象地比喻为动物的巢穴,展现出一种私密、安静的创作氛围。这种孤独与坚守,是文学创作的常态,也是作家们追求艺术真谛的必经之路。正如法国作家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所描述的西西弗斯,尽管命运充满了荒诞与无奈,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使命,树科笔下的作家们,也正是在孤独与寂寞中,坚守着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杯酒”“唱”“跳”“开怀大笑” 等意象,则展现了作家班重聚时的欢乐与激情。“啲散聚嘅心,佢哋劈起酒嚟 / 杯酒洋溢满堂嘅豪气……”,“杯酒” 象征着情谊的交融,“劈起酒嚟” 则生动地描绘出他们开怀畅饮的场景,充满了豪爽之气。“唱,佢哋跳,佢哋开怀大笑 / 冚嗪唥黐埋一笪,仲有男女先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生动描写,展现出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重聚时的喜悦之情。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立体,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聚会时的欢乐氛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