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将军的家庭条件很好,他上过大学以后成熟了很多,俨然成了一位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
他本人的体育运动细胞非常不错,在首都大学生运动会上,他的体操项目是拿过金牌的、游泳拿过银牌、他还会足球摔跤击剑,在大学期间也是被人追捧的体育明星、有好些女孩子追求他。他却唯独对忆江南一直锲而不舍脉脉含情;无奈这个忆江南就是没有开窍,从来没有产生过男女情感、只是一心把他当成小师弟。
常将军抱憾离去,师傅和几个好友都埋怨忆江南:“你这个人真是冷酷无情”、“你们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就算是去读书,也不能影响谈恋爱吧,他会等你的”、“你们已经认识8年了,互相知根知底、你就不能给他一个承诺?”。
忆江南只能笑一笑,也没法解释什么、她还等着去上大学呢。谁也说不清楚,为了完成学业干好事业,还要努力奋斗多少年;“君子一诺重千金”、她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绝不会随随便便做出任何承诺,不能耽误了人家。
忆江南的妹妹忆江玲今年才18岁,在一个煤矿办公室上班。只要是工作需要什么活都得干,什么打字剪纸、开广播放电影、刻蜡纸印材料、画图画写美术字出墙报……倒是锻炼的多才多艺无一不会。
因为能干勤快,办公室领导和同事们、包括整个一层楼的老师傅小姊妹们都很喜欢她,经常会从自己家里给她带一些好吃的点心甜食,有什么好事都会想到这个可爱的小妹妹。
这一天,突然有一位姓缪女师傅,要给她介绍对象。
小伙子的条件非常好,是部队的一位青年军官。
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背着班上的一位小儿麻痹症残疾同学,上学下学课间上厕所,风雨无阻坚持了6年;他的事迹曾被多家报纸转载,他被树立为“学雷锋标兵”;参军以后,立功受奖在部队入党提干;真可谓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忆江玲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吓得心脏怦怦乱跳,中午饭也不吃了、撒丫子跑回家,向父母亲报告请示“怎么办”。
工厂的师傅们都是热心非凡的人,听说小忆被吓得跑回了家,立即也风风火火紧追不舍,怕她回家说不清楚,耽误了一桩好姻缘。
缪师傅特地赶到忆家,两人前后脚进了大门;直接找到忆老夫妇,一个劲地要给两家牵线搭桥,并且帮助男家催婚。
忆老家的家庭气氛很好,讲究民主;全家都认为这个男孩子非常不错,可惜小妹年龄太小。
只有大哥忆江东认为:“年轻人之间可以交交朋友,增进了解相互帮助,过几年再考虑结婚的事”。
忆江南认为“人家是来提亲的,冲着婚嫁来的,如果时机不合适,就不好吊着别人”。
家人们都认为:男方条件虽然很好,女孩子也不能依赖别人一辈子;早恋早婚影响个人的事业心和上进心,不思进取影响进步;时机不对、再可惜但也只能放弃了。
忆老只能非常委婉地答复:“孩子还太小,还想上大学读书、过几年再说吧”。
忆老家的两个女儿,年龄相差了6、7岁,同时遇到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现在都不适合考虑个人的婚姻问题,“革命尚未成功”只能继续努力。
第四章 开始招生了
1976年10月12日,华总理和首都群众,欢迎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索马雷和夫人访华,陪同进行外事活动的国家领导人只有李先念副总理。
……
忆老爸沉默不语,只是聚精会神看报纸。
忆江南偷着笑了,分明看到老爸的那根长寿眉毛耸动了好几下。
10月15日,上海等地开始出现关于有关“四人帮”的大幅标语......17日,界西市召开18级以上干部会议、传达有关中央文件;再过2天,中央文件传达到了全体党员。
忆江南下班一进家门,就看见哥哥忆江东和几个一起退伍的铁道兵战友们、兴高采烈地在欢呼:“我们胜利了!那个理论家、那几个极左派被打倒了,那些阉割马列主义的人早就该枪毙了!”那几个老兄简直是得意忘形仰面向天摊举双手狂喊着。
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特地去菜市场买螃蟹,点名就要3公一母的。
老百姓对“四人帮”真是深恶痛绝!绝大多数老百姓弹冠相庆!对华主席是热烈拥护的!
四人帮一垮台,全国各地造反派的派性头子顿时就瘪了下去;许多停工停产的单位就逐渐开始恢复生产,百废待兴拨乱反正、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76年11月中旬,界西市的大街上贴出来了大幅标语“热烈欢迎高等院校招生”。
忆江南立即出动,打听界西市有关高校招生的信息。教育局革命委员会的主任庄西,她的信息无疑是最准确的了:“有关名额已经分配到了各个行业主管局”。
西江省机械厂的主管部门就是界西市机械局,其中有一个省中医学院的名额,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