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前后相随跟着出站。
夜深天又冷、车站工作人员偷懒,出站口连出站验票的手续都免去了。
第一个碰上的就是原军分区张鲁江科长,他现在已经转业到地方担任副局长了;真巧,他来接出差的乔琴媛老师。
忆江南看到他很注意地仔细打量着倪子祥,干脆约好过几天去看他们,打过招呼就分手了。
到了车站广场,搞笑的是看到老大还弄了一部大卡车来接站,那是他们单位车队的车,现在就是公车私用了,就是为了来接忆江南的“一位男同学”。
其实,有2辆自行车,把行李放上就行了,其他人身高腿长、就是走路也不过是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弄个大卡车接2个人、也算是表示隆重的一种态度吧,毕竟这个妹妹是第一次带了一个男孩子回家。
忆江南对这种“排场”,偷着笑了好一会。
倪子祥还挺不好意思,自觉地要往卡车后面的车厢上爬。
忆江南提醒:“他衣服穿得太少了,后面车厢冷”。
老大一把拽住了倪子祥,非要让他坐进驾驶室。
最后是老大开车,忆江南和倪子祥都进驾驶室坐。剩下了一个二弟,他年纪最小,就该他去爬后车厢。
他非常自觉,看着他动作熟练,一手把住车厢的边框,一脚蹬在车轮子上,一个翻身就跨上了车厢里面,忆江南顺手就把军大衣扔给了他。
坐进驾驶室,才发现倪子祥连冷带怕,情不自禁紧张的簌簌发抖,脸色苍白牙齿也开始咯咯作响了……
忆江南再把车子里一件驾驶员穿的工作大衣拽出来, 尽量紧挨着他坐,把大衣掀起来一半,把他的上身和两腿盖住了。
一路上,为了分散他的紧张度,就给他介绍沿途地标建筑,市区道路,也就10多分钟,到家门口了。
一下车,在昏暗的路灯下。倪子祥看到的是独门独户一栋法式二层小别墅、还带了一个院子;倪子祥在干休所见过这种房子,人们习惯性的称之为“将军楼”。
已经有4个大小伙子就等在大门口。
葛海平、文一杨、庞西安、杨洪亮他们都是刚从程叔叔家闹完程宜强的新房,闻讯特地赶过来“迎接新人的”。
一伙人嬉皮笑脸的簇拥着倪子祥和忆江南进了客厅,把他让到忆爸爸忆妈妈身旁围着火炉子坐下。
几个大院兄弟一点不见外,主动忙着端茶倒水拿水果抢座位、陪着一边烤火一边聊天、一边偷着打量这位男客人。
没人理睬的二弟,自己一个人灰溜溜的从车厢里面爬下车,冻得直哆嗦;裹紧着没扣扣子的军大衣尾随这一伙人,最后一个进了屋子。
葛海平和庞西安还故作惊讶的起哄:“咦。这后面还有一个人,刚才怎么没有看到啊”。
二弟搓了一下冻得发红的鼻头和两只耳朵,一言不发自己去卫生间找了一个脸盆,用热水毛巾捂捂脸捂捂手去了。
家人们都很热情,安排倪子祥先去卫生间洗了一个热水澡;煮了一锅热面汤、让两人热乎乎的吃了一餐宵夜。
这个忆江南、从小到大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就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
谁来给她介绍对象、都是从不接招,哪怕是追上门来的,她也一概拒绝,就是为了要读书。
书呆子女儿终于有点开窍了,第一次带了一位男同学回家。
全家人都很高兴、还有点期盼的;对忆江南的这位“男同学”还是表示很欢迎的。
到家第一天,忆爸爸早早就叫醒忆江南,8点一上班,跟他去上街。
女儿上大学只是自己带了一个闹钟走的,这次带了一个男同学回家,老爷子高兴了。
接到忆江南的来信,就出面找到百货大楼的李经理,给女儿预定了一款进口的梅花牌女表。价格可是不便宜,要180元。
老爷子的工资是每月250多元,那是要养活一家8口人、另外还要给老家农村的亲弟弟资助一点。
一块手表、一下子就要用掉他一个月工资的70%,那可是下了血本的。
走在街上,忆江南试探地问老爸:他比我小几岁啊,人,你们已经看到了,你的意见怎么样?”
老爸说“我也不了解他,反正第一面的印象就是,他的脸有点长……你也该考虑个人问题了,考虑这个问题的关键,要看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作风、性格,而不能看外表……你比他大了几岁,你们两个都要好好考虑。
女同志结婚生了孩子以后就会容易变老,那时候他会不会变心哪?这个问题,要靠你们的相互了解、生活观点正确去解决,要慎重。
我以前不是和你们讲过,我在延安时候误将一位助理员的老婆当成了他妈,就是因为女的年纪大、生了孩子后老的不像样嘛。
男同志大了个3、5岁,7、8岁都问题不大,女同志年纪大问题就会麻烦一些……对于他的其它方面,只能靠你们在学校的几年时间内去了解,我们只能提出参考意见,你自己好好去考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