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的信徒则言之凿凿:“他出生在叙利亚大马士革附近的一个贫穷村庄,年少时为地主放羊。生活的困苦让他立志改变穆斯林的命运,所以他一上台就倾尽财力补贴民生,修建学校与医院。”
还有人称:“他曾在麦加的沙漠中独自修行四十天,真主亲自降下启示,赋予他紫色眼眸与神力。”
这些传说让情报人员瞠目结舌,有人忍不住嘀咕:“这家伙是人还是神?怎么连个靠谱的线索都没有?”
CIA局长罗伯特·盖茨在五角大楼会议上拍桌怒道:“这不可能!一个掌控中东的人,居然连身世都查不到?他到底从哪儿冒出来的?”
一名分析员小心翼翼汇报:“长官,我们怀疑他可能是某个秘密组织的代言人,或许受过特殊训练。
他的行为模式太异常,宗教感召力、军事部署、行政效率,无一不像是精心设计的结果。”
盖茨冷哼:“那就挖!不管他是人是鬼,我要他的全部底细!”
与此同时,美国的外交攻势也在加码。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再次飞往开罗,承诺追加5亿美元援助,敦促埃及加强对联盟的军事压力。
埃及总统虽不情愿,但在美国的压力下,只得增派两个师至西奈半岛,摆出备战姿态。
土耳其则在美国与北约的双重游说下,向叙利亚边境增兵,装甲车与坦克的轰鸣声震慑着边境线。
然而,联盟内部的宗教热情却愈发高涨,《统一宣言》的问世让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和解迈出实质性一步,哈里发的威望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
在整合完宗教事务后,哈里发终于从禁寺的宗教会议中走出,首次正式露面于世俗世界。
消息一经传出,全球的目光如同聚光灯般聚焦麦加,各国记者如同闻风而动的猎鹰,迅速从世界各地赶来,挤满了圣城周边的旅馆与街道。
他们带着录音笔、摄像机和满腹好奇,迫不及待想要一睹这位神秘领袖的风采,探究这位被信徒奉为“真主选民”的哈里发究竟是何许人也。
禁寺外,一座临时搭建的新闻发布厅拔地而起,白色帐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帐篷顶部悬挂着大伊斯兰联盟的绿色旗帜,旗中央的金色新月在微风中微微摆动。
厅内,数十名记者挤满了狭长的空间,座椅早已不够用,后排的记者只能倚墙而立,手中的笔记本被汗水浸湿。
摄像机镜头如林,闪光灯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刺眼的光海,空气中弥漫着汗水、纸张和咖啡的混合气味。
哈里发身披一袭朴素的黑袍,手持那根粗糙却充满象征意义的木杖,缓步走进会场。
他的到来让喧嚣的会场瞬间安静,所有目光聚焦在他身上。他身形高大,步伐沉稳,紫色眼眸在帐篷顶洒下的光影中闪着幽光,平静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在长桌尽头的木椅上坐下,木杖倚在一旁,双手交叠于膝上,示意记者们开始提问。
他特别强调,这次发布会将优先回应附近穆斯林国家及世界主要国家记者的关切,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商量的决断。
发布会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哈里发耐心聆听每一个问题,回答时言辞简洁却掷地有声,宛如一位深谙人心的智者。
会场气氛逐渐升温,记者们争先恐后举手,提问的声音此起彼伏。首先发言的是来自穆斯林国家的代表。
一名巴基斯坦记者站起身,他身着浅灰色传统长袍,额头微渗汗珠,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哈里发阁下,巴基斯坦的宗教团体对大伊斯兰联盟充满期待,他们走上街头高呼您的名字,认为您是复兴的希望。但我们的政府却对加入联盟态度谨慎,甚至有人担忧这会影响国家主权。您如何看待政府的这种态度?”
哈里发微微点头,目光柔和地看向他,停顿片刻后回答:“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一员,你们的信仰深厚,军队强大,这份力量无人可忽视。我理解贵国政府的审慎,毕竟加入联盟是重大抉择。但我要说,联盟不是要剥夺任何国家的主权,而是要凝聚我们的力量。
《统一宣言》已为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和解奠定基础,巴基斯坦的加入将使这一成果更加坚实。我相信,真主的旨意终会感召你们的人民与领袖,与我们携手共建一个繁荣而团结的未来。”
“当然我不会勉强世界上任何一个伊斯兰主权国家加入这个联盟。”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暖,巴基斯坦记者点了点头在纸上快速记录。
紧接着,一名约旦记者站起。他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略显褪色的西装,语气中透着浓浓的忧虑:“哈里发阁下,约旦距离以色列只有一步之遥,我们的边境每天都能听到战机的轰鸣。联盟的扩张让许多约旦人担心,我们会被卷入更大的冲突,甚至成为以色列报复的靶子。您能保证约旦的安全吗?”
哈里发凝视着他,眼中流露出一丝理解,回答道:“约旦是圣地的守护者之一,耶路撒冷的呼声你们听得最真切,我深知你们所处的困境。联盟的目标不是制造冲突,而是守护信仰与和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