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十公里以外的是一排“坦克杀手”自行火炮——一种基于轻型坦克底盘改装的152毫米榴弹炮,车体涂着沙漠迷彩,炮管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这些火炮配备了自动装填机,以每9秒3发的惊人频率向美军纵队倾泻炮火。
152毫米高爆弹如暴雨般落下,爆炸的火光吞没了沙地,冲击波掀起数十米高的沙尘。
两辆艾布拉姆斯被直接命中,炮塔被炸飞,钢板被撕裂,燃油泄漏的火焰冲天而起,浓烟弥漫。
坦克内的乘员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焦臭与血腥的气味笼罩了战场。一辆装甲运兵车被炸毁,车体被掀翻,车内的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残肢散落在沙地上。
美军纵队迅速散开,试图规避炮火,但“坦克杀手”的机动性极高,打完一轮炮击后迅速转移,履带碾过沙地,扬起尘土,消失在沙丘后。
“呼叫空中支援!压制敌方火炮!”
马丁内斯对着对讲机咆哮,但回应他的只有刺耳的杂音。联盟的电磁干扰器再次瘫痪了通信网络,美军战机无法锁定目标。
美军纵队陷入被动,只能依靠坦克的主炮还击,但沙丘的地形为联盟火炮提供了天然掩护,炮弹大多落空。
更致命的威胁接踵而至。沙丘后,一群狂风坦克如幽灵般冲出,履带碾碎沙地,扬起漫天尘土。
这些坦克基于苏军的一种坦克原型机的改装,装甲远不如艾布拉姆斯厚重,车体显得瘦削而轻盈,但炮塔上却装备了与美军M艾布拉姆斯相同的120毫米滑膛炮,炮管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马丁内斯皱起眉头,心中升起一丝不安:“这玩意儿哪来的?小马拉大车,疯了吧?”
“狂风”坦克以惊人的速度突进,最高时速远超美军的坦克。它们的战术异常大胆,成群结队,利用沙丘与棕榈林的掩护,快速逼近美军纵队。
120毫米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命中美军装甲载具的正面装甲,爆炸的火光撕裂钢板,炮塔被炸得四分五裂。
一辆美军坦克被击毁,燃油泄漏的火焰吞噬了车体,浓烟冲天而起。另一辆则试图还击,炮弹却扑了个空,没有击中一辆狂风坦克。
狂风坦克迅速规避,以极高的机动性绕到侧翼,再次开火,120毫米炮弹直接摧毁了美军坦克的履带,坦克瘫痪在沙地上。
“这玩意儿怎么这么快?!”
马丁内斯咒骂,额头渗出冷汗。他指挥装甲运兵车上的机枪扫射,试图压制狂风坦克的突进,但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只留下浅浅的划痕。
联盟的坦克手冷静而精准,利用狂风的高机动性,不断变换位置,让美军难以瞄准。
两辆美军装甲车被120毫米炮弹直接命中,车体被炸成碎片,士兵的遗体散落在沙地上,鲜血浸透了沙土。
布什尔港以北的沙漠中,陆军第1装甲师的处境同样艰难。联盟的“坦克杀手”自行火炮与“狂风”坦克组成了一支机动打击力量,依托沙漠地形的沙丘、干涸河床与棕榈林,展开了弹性反击。
联盟士兵身着沙漠迷彩,脸上涂着伪装油彩,目光狂热而坚定。
他们驾驶着“狂风”坦克,利用地形的掩护,快速突袭美军纵队,打完即撤,绝不恋战。
坦克手通过简易的夜视仪与机械瞄准具,精准锁定目标,每一发120毫米炮弹都让美军的装甲部队付出惨重代价。
联盟的步兵同样凶悍。他们依托地道网络与临时挖掘的掩体,携带反坦克导弹,潜伏在沙丘与灌木丛中。
当美军坦克纵队经过时,RPG-7的火箭弹从侧翼射出,爆炸的火光撕裂M113装甲运兵车的薄装甲,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
一些联盟士兵甚至抱着自制的TNT炸药包冲向美军坦克,引爆的瞬间将坦克履带炸断,爆炸的冲击波掀起沙尘,血肉与沙土混杂,令人胆寒。
美军士兵的士气在联盟的狂热反击下逐渐动摇。一名年轻的陆战队员,脸上还带着青春痘,躲在一辆被炸毁的坦克残骸后,双手颤抖地握着步枪,低声咒骂:“这些疯子……他们不怕死吗?!”
旁边的中士试图鼓舞士气,但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稳住!我们有空中支援,撑到舰炮到位!”
然而,联盟的轰鸣防空导弹早已锁定天空,美军战机不敢低空突袭,只能投下少量炸弹,效果甚微。
联盟士兵的信仰与保卫家园的决心让美军感到胆寒。他们高喊宗教口号,声音在沙漠中回荡,震慑了美军的士气。
每一名阵亡的联盟士兵,都被战友视为烈士,激励着其他人继续战斗。
地道网络让他们如鬼魅般出没,反坦克导弹的精准打击让美军装甲部队寸步难行。
“罗斯福”号指挥室内,卡特紧盯显示屏,屏幕上美军纵队的红点在沙漠中缓慢推进,却不断被绿点吞噬。
吉达港与布什尔港以东的战斗区域被火光与浓烟覆盖,代表坦克与装甲车的图标接连熄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