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导这话刚落地,专项组所有人在短暂的几秒钟死寂后霎时乱成了一锅粥。
他们的想法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觉得是他们找错了地方,所以没有看见新水系。毕竟这里本身就有丰富的水资源,怎么可能连水源都看不见。
另一种则是认为那个村民提供的位置有偏差,导致他们被误导。
总之,没有一个人质疑这个消息本身的真实性。
实名上报的村民压根没有理由欺骗当地气象局,图什么呢?
纵使勘探经验丰富的刘教授也头一次遇见这种情况。
但大家都等着他决定接下来怎么办。
“我们还是要谨慎些,如果真的有新水系,我们必须要记录在案,况且这条水系危及村民,如果我们没有找到,后果严重,难辞其咎。”
大家此时都有些沉默。
秦珍珍眼睛转了转,关切的说:“刘教授说得对,不如我们去村里问问情况吧,举报的村民也是附近村的,说不定能带我们过去。”
现在这种情况,简直进退两难。
返回去会被人说对这件事不上心,有事不关己的嫌隙。
往前进有没有方向。
所以秦珍珍提出来进村的时候,有不少队员跟着附和。
“对啊,问一下总比在这枯坐着强。”
“刘老师,咱们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想了,不如找村民打听一下,说不定不用进村,路口就能遇到呢。”
顾念直觉不太好,又说不上哪不对,本能的提出反对声音:“这里民族复杂,又偏僻,我觉得可以先回去,找到举报的村民再做打算。”
秦珍珍根本没把顾念的话放在脑袋里过一遍,而是故意唱反调。
“一来一回耗费的都是时间,明明村子就在眼前,你干嘛非要舍近求远。”
刘教授叹了口气:“行了,那我们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愿意进村打听的举手。”
专项组一共11个人,8人举手。
只有顾念、韩舟和北城来的另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子反对。
木向导本来是不想进村的,但是不能把专项组的人扔在这里不管,自己一走了之。
于是勉强答应跟着去,走之前反复强调:“进村问路可以,不能瞎打听,看到什么也不要好奇,问完就赶紧出来。”
大家都同意,一行人又把刚拿出来的东西收拾好,往拉祜村方向去。
韩舟走在顾念身边,低头看她脸色凝重。
“在想什么?”
顾念转头:“木向导好像很排斥进村,你知道为什么吗?”
韩舟目光在前面那群人身上扫一眼,确认别人听不见才开口。
“这里地处三角边缘,又隐藏在深山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罂粟。”
顾念惊呼一声:“那不是毒……”
韩舟连忙捂住她的嘴,小声说:“别嚷,据说这里种罂粟是为了让动物吃,然后那些动物就不会糟蹋庄稼。”
“这里的警察不管吗?”顾念疑惑。
“想管,管得过来么。这边每个村子都这样,只要不当街贩卖,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这里野兽糟蹋粮食的情况确实很严重,甚至有的农户一年到头颗粒无收,用这种前人传下来的方法保护粮食也的确合情合理。”韩舟解释道。
这下顾念理解了,难怪刚才涛林解释为什么不先进村时欲言又止的。
“我们怕是想进村,难。”顾念眉头轻轻皱起来,眼神担忧的看着远处已经浮现在山峰之间的村落。
果然,他们专项组刚到距离村口十几米,就被当地村民拦住了。
山区偏远,民风彪悍,根本不给专项组说话的机会就拿棍子拦在他们面前。
涛林耐着性子好言相劝:“我们不是警察派来的,是来帮你们检测河水的。”
当地村民异常强硬,根本不给商量的余地。
操着当地口音喊:“快走快走,我们村的河水清澈的很,不用你们检测。”
两方焦灼不下,争执不休。
这里海拔略高,紫外线本来就强,加上今天又是响晴的天气,太阳像块巨大的炭,烤的大家汗流浃背。
当地人劳作,身体健硕,而且长期生活在这里已经习惯了这种气候,即便已经你来我往半个小时,依旧可以面不改色。
但专项组的人大多属于文职,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这会已经有人开始头晕眼花,受不了了。
沟通无果,专项组只能暂时停下来。
找了块阴凉处喝点水吃点东西。
木向导咬着干巴巴的面包,又灌了口水,说:“实在不行就回去吧,这里比较特殊,说不定真进不去。”
刘教授吃的比较斯文,点了点头:“如果沟通不顺利,只能这样。”
就在大家做好准备返回普城的时候,村口出来了一群穿着独特民族服饰的人。
领头的是位胡子花白,皮肤黝黑的老年人,看起来已经古稀,但步伐稳健,速度竟然不慢。
韩舟下意识把顾念拉在身后,手臂向外打开,呈保护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