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汐连忙提着竹筐跑过去,跟着王栩后面捡起清理出来的红薯扔去竹筐里。红薯大大小小,长短不一。
看王栩还是没跟自己说话的意思,挥动触头不方便靠近,所以顾汐远远的就跟他搭话:“你知道红薯是怎么来的吗?”
刻意的停顿,王栩依然没有回话,顾汐就自问自答:“你肯定不知道,我告诉你,在1593年,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陈振龙的福建商人,在菲律宾经商,被当地的一种粮食吸引了,就是从西班牙人那里引进的红薯,当时可谓是菲律宾的“国宝”了,这么宝贝,肯定是严禁出口了。
当时福建正在闹旱灾,这红薯不仅口感好,关键不挑土壤,耐旱产量大,所以他想如果这么好的东西,能带回自己家乡该有多好,能解决不少饥荒问题。
于是乎,他绞尽脑汁,最后高价买了一根红薯藤,用藤条编入了船上的一根麻绳里面,带回了福建,从此,这红薯便在中国落地生根了。”
王栩还是机械的干着农活,没有接话,耳朵一动一动是听进去了,顾汐看着他觉得这人就像只大狼狗,还挺可爱的。
边上却传来了爽朗的笑声:“你懂的还挺多,要不要帮忙啊?”
顾汐闻言回头看到之前和王栩打架的“青草原”团长岳鸿明:“种地你会吗?”
这话不问还好,一问雄劲的激素飙升:“这必须会啊,我当兵的地方有时候也要帮附近村民抢收。”
岳鸿明在边上捡起叶鑫辰的锄头,跑去王栩边上那条,卖力挥动着锄头。
顾汐忍不住夸赞:“确实有两把刷子啊,这姿势相当标准,动作干净利落,入地深浅度适中,挺厉害的。就是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王栩刚被哄好,又碰到讨厌鬼,整个人都散发着低气压,听不得顾汐这么夸别人,在边上也卖力的加快了速度,顾汐见状:“哇,这么一看,王栩动作好像更快一点,前面已经干活了很久了,好像确实耐力比较强,更专业一点。”
岳鸿明像是要证明自己一般,也加快了动作。男人最重要的就是能持久。
两人在顾汐一声声的赞美中,又在雄劲的诡异氛围中,迷失自我,等两人反应过来,已经干了别人快三天的活了,周围已经围了一圈人,大多是婶子和阿姐,看的面色红润,连生产队长都在边上频频点头。
始作俑者顾汐,早就和林绫还有叶鑫辰在一边吃石榴,家里带来的,叶鑫辰主要负责剥,顾汐和林绫负责吃。
见两人终于停下来,顾汐笑的像个小狐狸,跑去大队长边上:“罗队长,你看,今天这工作量超额完成,你至少要记三天的满工分才行,这样可以激励大家的积极性。
这位团长是帮我干的,要算在我的头上才行。”
这么多人围观,确实是一个宣传的好机会,所以罗队长也立刻答应:“可以,这种积极的态度是值得表扬的,以后谁态度这么卖力,我也给适当的奖励。”
顾汐又跑去两人身边,各递过去一个梨:“洗过了,特别解渴,特别甜,赶紧吃。”
两人接过梨,互相对视谁也不让着谁,眼神电光火石。
岳鸿明将顾汐的一颦一笑都看在眼里,聪明又漂亮,是他见过所有女孩里,最突出的一个。
想起今天来是要去村长家道别的,已经这么晚了:“我要去村长家,你陪我走走,我有话想对你说。”
顾汐见他是对自己说的,随即莫名的点点头:“哦,好。”
王栩立刻出声反对:“这么晚了,肚子饿了要回家吃饭了,少跟陌生人出去。”
岳鸿明似笑非笑的看了眼王栩:“你俩什么关系?管挺宽啊。”
王栩一下被问住,顾汐还没给自己名分,确实没有权利去管她,一口气憋在胸口不上不下的,愣是憋不出一句话,怕伤了顾汐名声。
岳鸿明见状心下已经了然,两人还没确认关系,自己还有机会,转头问顾汐:“我只是有事想请教,只耽误你一点时间。”
顾汐看王栩前面还装模作样不理自己,现在有危机感了吧:“行,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回去也顺路,走吧。”
两人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王栩杵在地里像个孤独的稻草人,不言不语。转身回家,夕阳照在身上,拉长身影,形单影只。
林绫和叶鑫辰走在后面都忍不住同情:“栩老大太惨了,顾汐也太潇洒了,真是吾辈楷模。”
叶鑫辰斜眼看了她一眼:“你算了吧,挥锄头的动作,胜过不少男人,一般人可不敢靠近。”
岳鸿明和顾汐并排走着,但也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我看你说话有理有据的,又问过你是高中毕业的,我可以出面推荐你去读工农兵大学,你想不想去?比在这里种地强太多了。”
顾汐对工农兵大学完全没有了解,只知道在恢复高考前的特殊时期存在的,可顾汐还是更想自己考大学:“我跟你才见过一面,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优待,我可不敢接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