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南直言:“你是要把股市获利用来扶持华资商户?”
唐俊点头:“正是如此!”
“好!”鲍玉刚拍案而起,“我以为你也只顾眼前利益,没想到你有这般担当!”
唐俊莞尔:“我本就是华人。”
“这事算我一份!”鲍玉刚爽快表态。
霍英南、贺新、林家亦不甘落后。
他们深知此事虽需花费巨资,却意义非凡。
众人一致决定出钱出力。
得到支持后,唐俊全力推进计划。
很快,司马祥与黄世同等收集到了一批华资企业的资料。
这些企业涉及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香港各行各业的商业活动。
然而,所有企业均濒临破产,若无人救助,它们将被迫以极低的价格落入外国人手中。
如此一来,香港华资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唐俊严肃地说:"我只强调一点,立场不同的人不必参与。”
他不愿看到自己出资后反而培养出一群忘恩负义之人。
司马祥笑道:"您多虑了,有能力的人都已投靠港英当局,这些处境艰难者自然可知其品性。”
唐俊满意点头:"很好,我已联络几位大老板,包括霍先生、包先生、林先生及贺先生,帮助他们稳定股价。”
得知此消息,司马祥喜形于色:"这下那些华资老板定会感激不尽!"
次日,许多华资商人收到邀请函,虽未详述内容,仅称可解决当前困境。
尽管陷入绝境,众人仍抱着一线希望前往指定酒店。
酒店包下一间大厅,待所有人到齐后,司马祥等人才现身。
众人皆知他们是金牌经纪人,却不明其意图。
司马祥轻笑一声,示意助手拉开背后幕布。
露出一张大幅支票。
随即他对在场人士说道:"今日召集诸位,是想请几位大佬出资一百五十亿稳定市场!"
听闻此言,在座众人无不震惊。
司马祥继续说道:"此举不图回报,重振华资荣耀,责无旁贷!"
唐俊的支持宛如一场及时雨。
此番举措,足以让现场华资商人铭记于心。
即便日后提及华资商人圈,唐俊之名也必在其中。
可以说,唐俊继霍英南、鲍玉刚等人后,成为左派商界的重要领袖。
届时一呼百应并非难事。
由于唐俊及左派商人的资金注入,原本持续下跌的恒生指数竟于当日止跌。
这对整个香江而言无疑是好事。
加之港英政府投入的二十亿港元,两天内成功拉动股价回升。
尽管仍处于下行趋势,恢复至股灾前水平至少需两到三年时间,但香江华资根基得以保存,唐俊此举甚至略胜英方一筹。
……
“唐爵士,感谢您的慷慨相助。”
花旗银行总经理李艾伦接过款项时,几乎激动得语塞。
当初他贷款给唐俊时,未曾料到北美会爆发“黑色星期一”。
他曾明确告知唐俊绝不会抽贷,却没想到遭遇当头棒喝。
幸而唐俊态度与对待汇丰时大相径庭。
汇丰趁势压榨,而花旗确有苦衷。
仅凭这一点,便使唐俊顺利还清欠款。
见李艾伦喜形于色,唐俊笑问:“仅仅一句感谢,就没有其他表示了吗?”
李艾伦正色答道:“唐爵士,但凡我行力所能及之事,定无二话。”
尽管唐俊未深究此事,李艾伦深知逃避责任必然无果。
唐俊敢于此时做空香江,显然非善举。
因此,李艾伦早已做好被要求额外补偿的心理准备。
唐俊并未过分表现,只是笑着摆摆手道:"别搞得那么紧张,生死攸关似的!这次十月份的股灾,美国那边肯定也有不少公司因此破产了吧?"
李艾伦苦笑着回应:"可不是嘛!我们银行的坏账快超标了!"
"我想涉足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不知贵行能否帮忙?"唐俊微笑着问道。
李艾伦略显惊讶:"这时候?"
唐俊笑道:"有何不可?"
李艾伦所言不虚,此时确非投资良机。
然而,唐俊正是看准这一点,决定对旗下产业进行升级。
他当前核心的企业包括泰坦集团、洪兴集团以及龙腾基金等。
除最近收购的中华电力与港灯属能源行业外,其余均为低端制造业。
若在老家这样的布局并无大碍。
但在香江或渤泥国,这些产业面临诸多限制,发展也受阻。
唐俊现握大量闲置资金,自然想借此机会提升产业。
尤其是未来热门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领域,他定要参与。
于是才选在此时布局。
商场如战场,战略眼光决定成败,哪怕做小买卖也能盈利。
唐俊认为,世上无人比他更具远见。
李艾伦忙道:"绝无此意……若有需求,我可给您推荐几家公司,相信不少企业正盼着融资。”
唐俊笑着问:"不会有其他麻烦吧?"
"绝无可能,我们银行可提供担保服务!"李艾伦笑答,"这也是对违约的小小弥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