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曾跟她说过,妈妈当年读书时,在电话和信件里一向报喜不报忧。
因为当年的交通还不是很方便,回程路途遥远波折不说,费用还很昂贵,妈妈大学四年,就回了两次家。
不幸的是,第二次,就发生了可怕的意外。
白卓远回忆道:“我对她也不熟悉,只是偶尔在家里听我妹妹卓筱说起她。”
“她们俩是在一次文学论坛上认识的,因为两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慢慢的,就成为朋友了。”
“卓筱说她是个文学功底很扎实,文字特别有灵气的人。”
“她们俩当初还共同写了一个话剧剧本,在帝都话剧院里演出过,我记得当时还拿了奖的。”
“家里现在还留有几张她们俩当年一起领奖的合照。”
“哦,对了,婶子,南溪,你们要是想看,我回头给你们送来……”
外婆连连点头,“想的,想的。”
过去条件不好,家里极少拍照。
兄妹俩还小的时候,一家人也只在过年时,一起去城里拍张全家福。
最后一张全家福,还是一家人送女儿去帝都师大读书前,在县城里拍的。
这么多年过去,那些照片被她时时抚摸,早都花掉了。
白卓远笑着安抚外婆,“行,我今儿就回去找找,明天给您送来。”
“只是没想到,我们两家还有这样的缘分。”
“你女儿跟我妹妹是好朋友,你外孙女又跟我女儿成为了好朋友。”
“婶子啊,这南溪当我们干女儿的事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要是我那在国外的妹妹知道,也一定会很开心的。”
一直插不上话的白诗琪这下终于找到机会了。
她挽着南溪的胳膊,兴奋道:“就是,就是,我们俩合该当姐妹。”
“这可是从上一辈就延续下来的缘分。”
南溪笑笑,没有拒绝。
外婆看着如花似玉,又亲亲热热的两个小姑娘,脸上是笑着的,眼眶却是红的。
“这事,我同意了。”
若是给南溪在帝都认个靠谱的干亲,等她走后,她还有干爸干妈干姐姐,也不会再孤单了吧。
白卓远笑说:“好好好,这事,就这么定了。”
“等我回头给妹妹打个电话,让她也回来参加我们的认亲宴,顺便见见南溪,弥补她多年缺憾。”
送白家一行人下楼离开时。
南溪犹豫了一下,还是直言道:“白叔叔,姜阿姨,我外婆还不知道我跟盛六少的事。”
“你们能暂时帮我保密吗?”
白卓远和姜雅君互看一眼,点头道:“没问题,这是你个人私事,你若不想说,我们不会多嘴。”
但一旁的白诗琪却好奇问道:“南溪,外婆住这么好的病房,她就不怀疑吗?”
毕竟VIP病房,不是谁都住得起的。
南溪脸色红了红,“我给她说,那是我兼职公司的老板给的员工福利。”
白家人:“……”
白诗琪喷笑出声,朝南溪比了个大拇指。
“南溪,你可真是个人才!”
姜雅君也笑了,“先瞒着你外婆也好,免得老人家心思重,会多想。”
毕竟两人背景悬殊太大,按照常理,很难会有一个好结果。
若不是她昨晚亲眼见过盛恩逸是如何紧张南溪的,怕是也不会看好他们两人。
白卓远想了想,也柔声对南溪说:
“我记得家里还有我妹妹跟你妈妈当年写的话剧剧本备份,我回头也去找一找,给你们复印一份。”
“还有你妈妈当年兼职的文学杂志社,虽说现在已经倒闭了,但我去找找当年的工作人员,应该还能找到一些当初积存的杂志……”
南溪鼻尖顿时一酸,朝白卓远深深鞠了一躬。
“白叔叔,我今天都不知该怎么谢你才好……”
因为他,得以让她和外婆窥见一丝妈妈当年在学校里的风采。
那是跟她记忆中完全不一样的妈妈。
是明媚的,积极的,自信的……
甚至是耀眼的。
而不是她模糊的记忆中,那个总是灰扑扑,总是沉默寡言,像是整个人背负了一副很沉重龟壳的妈妈。
白卓远连忙扶起她,看着她眼中的晶莹,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能理解一个从小便没了妈的孩子,内心深处对妈妈的那种眷恋与渴望。
那是一道永远也无法愈合的伤口。
或许终其一生,她都只能通过收集所有与妈妈生前有关的物品和碎片信息,来拼凑和还原妈妈的形象。
甚至说得再严重一点,南溪情感中的某一部分,将永远停留在妈妈离去的孩童时期,永远长不大。
也走不出来。
白卓远的眼神带着一丝怜惜和悲悯。
想了想,说:“南溪,虽然我没见过你妈妈,但我经常听我妹妹说起她。”
“我妹妹不是一个会轻易夸人的人,我相信,你妈妈她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和善良的人。”
“不能亲眼看着你长大,对任何一个母亲来说,都是遗憾的,是痛苦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