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旭辉说:“赵乡长,你别说了,反正我是不会拆的,咱这么多年实在是穷怕了,你也知道现在干什么不需要钱呐?衣食住行,没钱寸步难行,在地里种菜我就觉得挺好,现在好不容易看到点脱贫致富的希望,他们总不能这么不讲理吧?放心,这是我自己愿意干的,和别人没关系。”
赵达见目的已经达到了,就客气地说:“闫老哥,你知道我不是那意思,我这个副乡长有啥呀,一个月一千多块钱工资,难道还怕受你牵连?大不了我也不干了,也去附近埠岭上找块地和你一起种大棚。”
闫旭辉笑了,露出两颗被烟熏黄的大门牙,就像两根发黄的玉米棒子。
晚上,几个人聚在在闫旭辉家里看了一会电视以后,觉得没意思就和吴玉华他们聊起了拆大棚的事。赵达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他们商量的结果就是坚决不拆!现在该花的钱,出的力,欠的人情都已经花了,黄瓜也长到现在这样了,再说了,再过几十天就可以见到成果了。如果这时候都拆了,那浪费的东西不是更多了吗?最后决定是不管有枣没枣,都要先把这杆子打完再说!
有了他们这么坚定的支持,赵达的心里就更有底气了!
基层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时间,闲余时间多了,很多人也就形成了懈怠的习惯,比如正在楼上打牌的各位领导,基层的生活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激烈的交锋,大家各干各的工作,互不打扰,除了级别不同,都是尽量和平共处,各自安好,除非有人会把自己当成乡里最大的官,把所有的人都当做是自己的手下,比如书记,但是现在自己之间还差了一个级别,他有事也只是会安排乡长或是各单位的一把手去做,尤其是自己现在还并不完全属于乡里管!他跟自己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赵达把朱磊接回来上了几天班,然后再送过去跟着吴玉华在大棚里学习种植技术。朱磊也会开车,有时候赵达也让他自己开车回去。转眼就到了十二月底,晚会已经准备完毕,夜总会也将在这几天开业,谢俊宇这段时间更是一天一个电话催着赵达过去看看。因为已经答应赵欣,这次开业的时候也跟着一起去看看,所以赵达在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就让朱磊把车开回来了问道:“这几天大棚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朱磊:“都已经长高到了一米二左右,也有的已经开始开花。吴玉华他们很高兴,毕竟只要能开花就说明结出黄瓜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赵达让他这几天在办公室里把生产记录补充完整,这几天就先不要下去了。如果乡里有事就直接打电话。
赵达在3209国道边上加了油就回到了八号别苑,是妈妈开的门,不过进门的时候却看到郑洁雅正在沙发上喂孩子吃饭饭。见到赵达进来也没有回避,仍然抱着孩子一口一口的嘬着。
赵达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看来我回来的真不是时候,你最近还好吗?”
郑洁雅:“孩子一会睡着了你跟我出去一趟吧?”
赵达:“有事?”
郑洁雅:“等会再说吧。”
赵达给赵欣打了电话,让她早点回来,明天一早去中都。
半个小时以后郑洁雅带赵达,来到了最初俩人折腾了一晚的那个酒店。郑洁雅不紧不慢的说:“你知道吗?你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忘不了那个跟你在一起的晚上,所以经常会来这个房间里看看,就这么一个人躺一晚上。就是希望能找到你留下的一点点痕迹,气味,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我肚子里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对你的思念就开始慢慢的减少,我就把更多的时间都关注在了孩子身上。”
赵达:“我真的很抱歉,我也没有想到你会把孩子留下来,但是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对你我只能说抱歉,假如其他方面我还能帮上忙的话,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去补偿你。”
郑晓洁:“我从来没有怪你,现在更没有,我还要谢谢你帮我证明了我有生孩子的能力,从我二十岁结婚起,一共就过了一年的好日子,以后他就以我不能生孩子为理由经常打我,骂我,尤其是喝完酒以后更是变本加厉,那段时间我真是连死的心都有了,我亲妈都不管我,只是一个劲的劝我,让我再忍忍就过去了,男人就是一时转不过弯来。三年以后在我的坚持下他终于答应了离婚,其实那时候我不知道,他那时候已经又找了另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我离婚以后就到胶海找到了一份工作,那时候的我也只想好好努力工作,所以一年后我就当上了部门经理,也认识了不少人,也是他们教的我,女人应该自立,而不是把自己依附在男人身上。你现在住的那套房子其实我们每一个售房部的人都有一套,一是自己留着可以升值,二是为了完成业绩凑数,其实那时候的首付都是我们自己出的,因为我们可以用最低的价格买到,那时候这种房子特别紧俏,很多人都愿意买八九十平米的房子,尤其是那种单位里的福利房,那套房子我也是真的很喜欢,只是房子太大了,时间越拖也就越少有人买得起,可是就凭我的那点工资也可能永远买不起了,所以我一有空就回去坐坐,看看。直到那次你把它买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