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刘连长从团部出来,大家慢慢的停下不说了,还有人在嘀咕。刘连长伸出右手挥了挥,厉声道:“说完没有?”顿时鸦雀无声。“训练开始,全体都有,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随着她的口令,队伍整齐划一地操练起来。突然,她大声命令:“立正,肖英出列。”众人齐刷刷地向肖英看去,心想她又咋啦。肖英心里也犯嘀咕:叫我干啥?“向右转,目标团部,去向章政委报告,训练效果,学习成绩。”
肖英听到命令,心中微微一紧,她整理了一下军装,迈着坚定的步伐出列,向右转后,朝着团部走去。一路上,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既紧张又兴奋,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什么。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在训练场上的点点滴滴,不知道自己的表现是否能够得到政委的认可。
在此之前,章政委正在团部查看文件,陶营长和林营长一同走了进来。章政委抬起头,看到两人神色严肃,心中便猜到几分,笑着说:“两位营长,可是为了肖英的事而来?” 陶营长性子直,立刻说道:“政委,我觉得肖英这娃子机灵得很,让他当团部文书再合适不过了。他在对新事物接受得快,文书工作需要的那股子细心和条理,他都有。而且这孩子觉悟也高,绝对信得过。” 林营长微微皱眉,反驳道:“陶营长,话不能这么说。肖英是不错,可咱一营也缺这样有文化的苗子啊。他在战场上的那股子冲劲,你也看到了。把他留在战斗一线,将来肯定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骨干。团部文书虽说重要,但从长远来看,一营更需要他这样能打仗、有脑子的战士。” 章政委听着两人的话,靠在椅背上,思索片刻后说:“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肖英确实是个好苗子,到哪儿都能发光发热。但咱们得从全团的大局考虑。” 陶营长着急地向前一步:“政委,团部文书的工作繁杂,还得和上级与兄弟部队频繁沟通协调。肖英的沟通能力强,在团部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能让他有更多时间学习提升,这对他个人发展也有好处。” 林营长却不买账:“稳定固然好,可咱们现在是战争时期,最缺的就是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人才。一营的任务重,战斗频繁,肖英在那里能得到更多实战锻炼。他在战斗中积累的经验,对他自身和整个部队的战斗力提升都至关重要。” 章政委看着两人互不相让,站起身来,走到两人中间,语重心长地说:“咱们都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部队的发展。陶营长,你看重肖英在团部文书岗位上的潜力,这没错;林营长,你想让肖英在战斗一线磨砺,也有道理。但咱们得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章政委重新坐回椅子,继续说道:“我看这样,先让肖英到团部担任文书。在战斗任务不紧张的时候,安排他到一营参加训练和小规模战斗,保持他的战斗能力。你们觉得怎么样?” 陶营长和林营长对视一眼,虽然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完全实现,但又不得不承认章政委的安排确实更周全。陶营长笑着说:“政委,您考虑得周到,我没意见。”林营长也点点头:“行,就按政委说的办。”
外面传来肖英的报告声,三人同时伸伸舌头,做了个鬼脸。女政委听到声音,叫了声 “进来”。肖英推开门,走进房间,先向女政委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转向陶营长和林营长。女政弋委也回了礼,停下与陶营长、林营长的谈话,示意她们先去工作。互相行礼完毕,女政委看着肖英,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直接说道:“鉴于你在妇女团学习成绩优良,杀敌防身本领突出,决定你到团部担任文书。”
肖英听到这话,不禁瞪大眼睛,心中一惊,急忙说:“我还什么都不会?怎么干得了文书?” 她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自信,毕竟文书工作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她害怕自己无法胜任。她想起自己曾经在训练场上的勇敢无畏,可面对这份新的工作,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女政委摆摆手,继续说道:“应省苏维埃政府雄国兵主席的要求,你主要去苏维埃妇女部帮助工作,把受苦受难的大婶大姐和妹娃子们组织起来,为红军部队缝衣服,打草鞋,煮饭送饭送干粮。遇到打仗就要抬护伤病员…… 还包括我们妇女团的这些编外姐妹们,一起带到苏维埃政府妇女部,以便统一管理。”
肖英静静地听着,心中逐渐明白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她想到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红军战士,他们的背后离不开这些后勤保障工作。虽然自己不能像他们一样冲锋陷阵,但通过组织妇女们做好后勤工作,同样能够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妇女们齐心协力为战士们缝补衣服、制作草鞋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于是,肖英坚定地点点头,说道:“政委,我明白了,我一定努力完成任务!” 女政委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遇到困难不要害怕,随时来找组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