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郧成才稍稍松开了铁珍,但她的手依然紧紧地握着她的手,好像永远也不想放开。她拉着铁珍在一张椅子上坐下,这时铁珍才注意到,屋内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摇篮,里面躺着一个可爱的小宝宝,正安静地熟睡着。
郧成顺着铁珍的目光看去,脸上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抹幸福的笑容。她温柔地说道:“这是我和老于的孩子,已经半岁啦。”铁珍凝视着摇篮里的宝宝,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羡慕之情,不禁感慨道:“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你我分别几年了,你都已经成家立业,还有了自己的孩子。”郧成微笑着点了点头,回应道:“是啊,人生就是如此,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郧成的表情很快又变得严肃起来,她接着说道:“不管生活发生什么,我们的事业却一刻也没有停歇。现在的北平局势异常复杂,日本人的铁蹄还没完全离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又开始了。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我们的组织一直在努力,想尽办法为百姓们谋求一条出路。”
铁珍神情严肃地点点头:“我刚到北平就感受到了,那些接收大员们只知道中饱私囊,根本不管百姓死活。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不能让他们继续这样下去。这身军装,我不能让它蒙羞,一定要为正义而战。”郧成目光坚定地看着铁珍:“没错,我们需要一起努力,收集证据,揭露他们的罪行,为北平的百姓争取一个光明的未来。”
窗外,雨丝如愁绪般连绵不断地洒落,仿佛永无止境。屋内的两人却并未被这阴沉的天气所影响,她们的目光交汇在一起,宛如两道穿透黑暗的曙光。在这座古老而黑暗的城市里,她们将携手并肩,共同面对那股腐败势力的挑战。为了心中的正义和理想,她们决心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与此同时,另一队人马正马不停蹄地赶往这座古都。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这使命源自于陪都重庆军委会发出的紧急密电。这封电报犹如一道闪电,迅速穿越重重障碍,传递到了河南项城。电报内容简洁明了:“命令第92军立即开赴北平,负责接受日军投降并接管那里的防务。”当军长侯镜如接到这份电报时,他的眉头却紧紧皱起,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北平,这座曾经沦陷长达八年之久的古都,如今依旧被日军的华北方面军牢牢占据。三万余名日军如盘踞的恶龙,虎视眈眈。而侯镜如的部队,却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项城,与北平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日本人真的会心甘情愿地交出权力吗?”参谋长一脸狐疑地看着侯镜如,压低声音问道。侯镜如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坚定:“哼,他们当然不会心甘情愿!不过,我们可不会给他们任何反抗的机会。带上全军的迫击炮,如果他们不老实,我们就‘帮助’他们变得老实!”侯镜如的话掷地有声,参谋长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随即,侯镜如就率领 92 军先头部队乘坐火车抵达丰台。火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士兵们鱼贯而出,迅速在月台上集结。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月台上竟然还有一队日军宪兵在趾高气扬地巡逻,仿佛战争并未结束。“妈了个巴子!”辎重营长赵振国见状,顿时怒不可遏。他大步上前,飞起一脚踹翻了日军设置的路障,然后用枪口顶住了日军曹长的下巴,怒喝道:“给我记住!从现在开始,你们是战败的俘虏,如果再敢佩刀执勤,我将按照抗命不遵来处理你们!”赵振国的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一时间,整个月台都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仅仅过了几秒钟,北平的民众中突然爆发出了一阵阵的叫好声。他们对赵振国的行为感到无比的振奋和喜悦,因为这意味着日本侵略者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他们迎来了自由和解放。
故宫的太和殿前,历史的一页正在被翻过。日军的指挥官根本博中将站在队伍最前列,他的身后是 237 名军官,他们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整齐地列队站立着。每个人都把手中的军刀放下,堆在一旁,形成了一座小山。
侯镜如和黄铁珍等接收专员站在城楼上,目光扫过下方的日军队伍,侯军长果断下达了命令:“降下城楼上的太阳旗!”这道命令仿佛是一道惊雷,在日军队伍中引起了一阵骚动。就在太阳旗缓缓降下的时候,一名日军的大佐突然跪倒在地,他的脸上充满了悲痛和绝望,嘴里还发出了一阵凄惨的哭嚎声。
“八嘎!”根本博中将的怒吼声立刻响彻整个广场。他猛地转过身,反手给了那名大佐一记响亮的耳光。大佐被打得摔倒在地,但他并没有起身,只是继续跪在那里,哭声越来越大。根本博中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他转身面向侯镜如,深深地鞠了一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请……请贵军善待我的士兵。”
侯镜如面无表情地看着根本博,他的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波澜。他只是挥了挥手,示意根本博起身。接着,青天白日旗在秋风中迎风飘扬,猎猎作响,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