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邵,字孔叔。他的父亲在汉朝担任过乌丸校尉。建安初年,袁氏在冀州时,令狐邵离开本郡,在邺城居住。建安九年,他暂时到武安的毛城。正赶上曹操攻破邺城,于是包围了毛城。城破后,抓住令狐邵等十几个人,都要被斩首。曹操查看后,怀疑他们是士大夫的后代,就问他们的祖先,他认出了令狐邵的父亲,于是就放了他,任命他为军谋掾。他仍然历任地方官,后来调任丞相主簿,出任弘农太守。
他所到之处清廉得像冰雪一样,妻子儿女很少到官署探望他;他推举好人,教导百姓,宽恕地对待别人,不喜欢打官司,和下属没有猜忌。当时,郡里没有懂得经典的人,他就挨个询问各位官吏,有想到远方拜师的人,就派他去,让他到河东向乐详学习经典,学成后回来,于是设立学校。从此弘农的学业逐渐兴盛起来。到黄初初年,他被征召为羽林郎,升任虎贲中郎将,三年后,因病去世。
当初,令狐邵的同族兄弟令狐愚,还是平民时,就很有远大的志向,众人都认为令狐愚一定会使令狐氏荣耀,但令狐邵却认为“令狐愚性格豪放,不修养德行却期望过高,一定会毁灭我的家族”。令狐愚听到令狐邵的话后,心里很不服气。等到令狐邵担任虎贲中郎将时,而令狐愚的仕途已经历练了很多,所到之处都有名声。令狐愚见到令狐邵,就趁说话的机会,委婉地刺激他说:“过去听说大人说我不能继承家业,我现在到底怎么样呢?”令狐邵仔细看着他,没有回答。
但他私下里对妻子儿女说:“令狐愚的性格和过去一样。以我看,他最终会失败灭亡。只是不知道我能不能等到那一天,还是会轮到你们呢!”令狐邵去世后,十多年间,令狐愚担任兖州刺史,果然和王凌一起策划废立皇帝,家族被诛杀。令狐邵的儿子令狐华,当时担任弘农郡丞,因为关系疏远而没有被牵连。
据《孔氏谱》记载:孔乂,字元俊,是孔子的后代。他的曾祖父孔畴,字元矩,担任过陈相。汉桓帝在苦县的赖乡建立老子庙,在墙上画了孔子的像;孔畴担任陈相时,在像前为孔子立了碑,现在仍然存在。孔乂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担任二千石的官员,孔乂担任散骑常侍,上书规劝皇帝。他的言论在《三少帝纪》中有记载。他后来担任大鸿胪。他的儿子孔恂,字士信,是晋朝的平东将军、卫尉。
评价说:任峻最初兴起义兵,归附曹操,开垦土地,种植谷物,仓库里堆满了粮食,他的功劳已经达到了顶点。苏则以威严平定叛乱,既是善于处理政务的人才,又刚正不阿,他的风骨和功绩足以称道。杜畿宽严相济,以仁爱使百姓安康。郑浑、仓慈,体恤百姓,治理有方。他们难道不是魏朝的名太守吗!杜恕多次陈述当时的政务,论述治国的体制,确实有可取之处。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白话三国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