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雨季又来了。
豆大的雨珠从屋檐下掉落,摔在窗台上,摔成两瓣猴子的屁股。
陈今朝在小楼里穿着汗衫,戴着眼镜、低头伏案地专注工作,就像是不知疲惫的机器人。
可军工科研工作就是如此,登上台,领大奖,见证绝世大杀器诞生,站在时代的风口浪. …..就像人生巅峰的高光 时刻,总是短暂而绚烂的。
更多的时候,都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整日徜徉在实验数据、学术论文、项目研究的海洋中,枯燥至极,也平 凡至极!
最近的工作也确实很忙,都忙到以往每次到军工科研深水区时候就能过悠闲生活的朱瑞麟,这一次都迫不得已地行 动起来,不断出差,不断帮助陈今朝沟通联系各个军工研究单位,不断跟进各个子项目的研发进度。。
这样的日子,都把对军工科研一窍不通的朱瑞麟,硬生生地逼成小有见地的小专家了。
虽然对于学术科研的深入研究,他仍旧不懂。
但好歹相关工28艺标准合格不合格,陈今朝对这方面有什么要求,他是知道的。
只要知道这些也就够了,足够朱瑞麟发挥与人打交道的长项,更好地监督推进各个军工子项目的工作。
甚至,在这一阶段,朱瑞麟的工作比陈今朝还要繁忙。
因为他不仅要做‘帝国之矛”驱逐舰项目组这边的工作,作为今朝国防军工科技自研基地的‘大管家’,那边的工作,他 也同样要上心。
陈今朝决定大方向,固然很重要,很繁忙。可朱瑞麟不但要负责各部分工作的落实和执行,还需要日常管理和不断 跟进的。
即使他也有自己的助理办公室,可如今家大业大的,哪怕是助理办公室已经将各种工作和报告筛选过了,减少了很 大一部分的工作量,可是朱瑞麟也不可能完全当甩手掌柜的。
被筛选掉的一些工作报告,他时不时地也要看。
筛选过的比较重要的工作报告,也需要他费心费力地决断。
是一些实验项目继续打款呐?还是终止、合并相似的实验项目?是该如何处理、惩罚一些上下游企业的事件、事 故?或是哪些东西得让师父陈今朝看一眼? ……
这都是他需要考虑的。
所以说,陈今朝可以什么都不管地开新的军工项目,从某种程度上说,大部分都是朱瑞麟的功劳。
他绝对也算是陈今朝背后的大功臣了。
如果不是他对今朝军工自研基地那边的了如指掌,陈今朝光是行政工作的管理都脱不了身。
科研进度要跟,财务拨款要管,甚至连人都要像以前‘大清洗’时候那样知晓具体细节的情况……只能说,朱瑞麟同 志,是个好同志。
他找不到老婆,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就在南方粤州造船厂的‘帝国之矛'驱逐舰项目不断推进,陈今朝和朱瑞麟都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
远在京城,一场两院院士大会悄然召开。
每两年增选一次的院士大会,此次召开,无疑就是对东方大国新一届的院士提名、候选、竞选展开工作。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统称为两院院士。
都是东方大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稍微有所不同的是,中科院院士主要偏重于科研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基础科学领域杰出贡献的颁发,如数 学、无力、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工程院院士,则是主要从事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侧重于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成就的颁发。
如机械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等。
虽然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评选方向各有偏重。
但相同的是,要想成为任意一方面的院士,都需要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性的、创造性的、影响力巨大的突出成 就和重大贡献。
其难度之高,评选竞争的激烈程度,都是大国天花板级别的!
而能有多天花板?
很多国内顶级大牛哪怕在自己的领域已经是世界领先级别的牛而哔之,但多次竞选仍旧落选。
就像哈工大王牌专业之———焊接专业的范教授,前世四次参选两院院士,但却四次落选。
而翻开他的履历:杰青!哈工大流体高压成型研究所所长!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390多篇sci, 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东大国家专利金奖, 其研究成果在国防型号重要零件的研制中、航空航天装备中获得实际应用….
这样的顶级大牛都在激烈的竞选中接连落选,足以可见两院院士评选的艰难程度。
而像这样落选的顶级大牛,还不是个例。
研发青蒿素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先生,推动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发展的黄先生,西工大的校长王先生,研发出 东方大国首个分子束外沿设备的李先生,图像识别领域顶级科学家李先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