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改写中国美术史!"新闻中,专家激动地宣布,"这些粉本揭示了元代壁画创作的完整流程..."
回到西安,慕枫将李婶请来做专访,并坚持把奖励的五十万分给她。节目播出后,玄瞳阁收到全国各地寄来的"老物件"咨询,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慕哥,咱们是不是该招人了?"秦玥揉着酸痛的脖子抱怨,"这工作量..."
话音未落,门铃响起。一个满脸风霜的老渔民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个湿漉漉的木箱:"老板,看看这个...从海里捞上来的..."
木箱打开,里面是几件沾满海洋生物的瓷器。当慕枫的玄瞳看清某个青花碗底的"至正年制"款识时,手中的笔"啪嗒"掉在了地上,这竟是元代至正型的青花瓷,传说中的"海捞瓷"极品!
"至正型青花?"林小川的声音都劈了叉,"就是那个存世不足二十件的元代顶级瓷器?"
慕枫的玄瞳仔细检查这几件被海水侵蚀的瓷器。青花发色沉稳,胎质细腻,钴料晕散自然。最确凿的证据是那个碗底的款识——"至正年制"四字的笔法与已知馆藏真品完全一致!
老渔民姓郑,来自福建漳州。上月出海打鱼时,渔网捞上了这个木箱。
"俺们那片海域,老辈人说底下沉着条古船..."老郑抽着旱烟,"这些年时不时能捞上点瓶瓶罐罐..."
慕枫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条未被发现的元代沉船!他当即联系水下考古中心,并承诺给老郑发现奖励。
"先别声张。"慕枫叮嘱道,"那片海域坐标一定要保密。"
三天后,一支专业水下考古队秘密开赴漳州。借助老郑的渔船,他们很快在目标海域发现了沉船痕迹。当潜水员带回第一手影像资料时,所有人都惊呆了,海底静静躺着一艘保存完好的元代商船,货舱里堆满了瓷器!
"这是近十年最重要的水下考古发现!"考古队长激动地说,"从瓷器特征看,应该是14世纪中叶从景德镇出发,前往东南亚的贸易船..."
媒体再次炸开了锅。作为线索提供者,老郑获得了两百万奖励,玄瞳阁则被聘为顾问单位。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清理打捞文物时,考古队发现了二十多件至正型青花,其中还包括几个前所未见的器型!
"这将改写中国陶瓷史!"在新闻发布会上,故宫陶瓷专家兴奋地宣布,"这些新发现的器型证明,元代青花瓷的多样性远超我们想象..."
回到西安,慕枫将玄瞳阁二楼改造成了"元代青花特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藏家学者。正当展览如火如荼时,一个不速之客再次登门,周鸿福带着律师找上门来。
"慕老板,明人不说暗话。"周鸿福阴着脸推过一份文件,"那片海域的探捞权,我们拍卖行已经通过子公司拿下了。你们发现的沉船,在法律上..."
慕枫扫了眼文件,冷笑一声:"周总好手段。可惜..."他掏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录音,正是周鸿福手下威胁李婶的内容,"敲诈勒索加上威胁证人,够你回去吃牢饭了吧?"
周鸿福脸色铁青地走了。赵明城随后赶到,确认那段录音足以撤销周鸿福的保释。
"不过要小心。"赵明城提醒道,"这家伙背后还有人..."
果然,当晚玄瞳阁的监控拍到几个可疑人影在店外徘徊。苏雨晴加强了安保,还在后门逮到一个试图撬锁的家伙。
"是周鸿福的人。"赵明城审讯后告诉慕枫,"他们似乎在找什么东西...提到了'金花纸'?"
慕枫猛然想起,在整理那批元代剪纸时,确实发现过几张描金纹样的特殊纸张,当时以为是装饰用...
他立刻回店检查,果然在《永乐宫粉本》中找到了三张与众不同的金纹纸。对着灯光细看,纸上金线竟组成了幅精细的地图,标注着"大都藏珍"四字!
"元大都?北京?"秦玥凑过来看,"这又是什么宝藏?"
慕枫的玄瞳突然注意到地图角落的小字:"太史院秘阁"。查阅史料后得知,元代太史院掌管天文历法,其秘阁藏有大量珍贵典籍和仪器。
"难道..."林小川瞪大眼睛,"周鸿福一伙在找元代的天文仪器?"
事不宜迟,慕枫立刻联系了北京文物局。在元大都遗址公园的配合下,勘探队对标注区域进行了探测。令人失望的是,地表已无任何古建筑痕迹。
就在准备放弃时,慕枫的玄瞳突然被公园某处假山的石质吸引,那下面埋着块金属板!挖掘开后,发现是个密封的铜匣,里面装着套精巧的铜制星盘,上面刻着波斯文和汉文对照的星象图!
"这是元代引进的波斯星盘!"天文史专家激动地说,"《元史》记载,郭守敬曾用此类仪器修订历法,但实物早已失传..."
这一发现再次登上头条。周鸿福则在电视上看到新闻后气得砸了办公室,他寻找多年的"金花纸"秘密,就这样被慕枫破解了。
庆功宴上,秦玥举杯笑道:"慕哥,咱们这是不是叫'专业打击文物犯罪'?"
"碰巧而已。"慕枫抿了口酒,"明天还有个甘肃来的客人,说是有批简牍..."
正说着,门铃响起。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学者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个铝合金箱:"慕先生,听说您擅长鉴定简牍?"
箱子打开,里面是几枚泛黑的竹简。当慕枫的玄瞳看清上面"悬泉置"三个字时,手中的酒杯"咣当"掉在了地上,这竟是汉代丝绸之路上的官方文书!
秦玥的声音也猛地拔高,"就是那个丝绸之路上的汉代驿站?"
慕枫的玄瞳仔细检查这几枚竹简。简牍表面已经碳化,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枚上的"悬泉置以亭行"六字,这是典型的汉代公文用语,意思是"通过悬泉置驿站传递"。
中年学者姓吴,是兰州大学的教授。这些竹简是学生在敦煌附近考察时,在一处干涸河床发现的。
喜欢鉴宝:从废品站捡漏亿元古画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鉴宝:从废品站捡漏亿元古画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