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黄昏)
梅雨季的潮气裹着铁锈味钻进鼻腔,林逸站在中山路街角,盯着路牌上的“13号”字样发怔。记忆中,这里本该是间2008年就因火灾倒闭的无名书店,此刻却挂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江记古籍”。匾额边缘雕刻着展翅凤凰,与商谱封面上的图腾一模一样。
玻璃橱窗里陈列着泛黄的线装书,最显眼的位置摆着《商君书》复刻本,书脊上插着枚青铜书签,纹路竟与他手臂上的灼痕隐隐呼应。林逸摸了摸口罩,确认遮盖住大半张脸后,才推开店门。
风铃响动的瞬间,一股檀香味混着霉味扑面而来。正对门的博古架上,镇纸是块形状不规则的青铜残片,表面刻着他看不懂的蝌蚪文。柜台后,戴老花镜的店主正在擦拭镇纸,手指抚过纹路时,林逸手臂突然一阵刺痛。
“欢迎光临。”店主抬头,浑浊的眼珠突然收缩成针尖状,“十年了,小少爷终于来了。”
林逸浑身肌肉绷紧。店主年约七旬,左脸有道从耳后延伸至下颌的烧伤疤痕,穿藏青色唐装,袖口露出的皮肤下,隐约可见与自己相同的青铜纹路。
“您认错人了。”林逸后退半步,手按在门把手上。
店主轻笑,从柜台下抽出用油纸包好的书册,推到他面前:“《江氏商谱》上册,江延年先生临终前交代,只传给江家血脉。”油纸拆开的瞬间,熟悉的凤凰图腾跃然眼前,右下角有祖父的落款“延年亲书”。
林逸喉咙发紧。前世他从未见过商谱真容,只在父亲醉酒后听过只言片语——“江家的东西…能断生死…”。他伸手触碰封面,商谱突然发出细微的蜂鸣,与手臂纹路产生共振。
“第三层从左数第五本。”店主剧烈咳嗽起来,指节敲了敲柜台后的书柜,“那本书里…藏着你父亲从长江捞起的东西…还有…”话未说完,他突然捂住胸口,喉间发出咯咯的声响,鼻孔涌出黑血。
“先生!”林逸冲过去扶住店主,发现他后颈有块铜钱大小的皮肤溃烂,露出底下青色的纹路,竟与罗盘碎片的形状吻合。
“霜…降…三器…”店主在林逸掌心写下最后两个字,瞳孔逐渐涣散。窗外惊雷炸响,雨水噼里啪啦砸在玻璃上,照亮了店主死不瞑目的双眼——那瞳孔里倒映着林逸身后的景象:书柜第三层,第五本书的书脊上,插着半块生锈的青铜碎片。
林逸猛地转身,抽出那本书。封面写着《长江航运史》,1985年第一版。翻开扉页,夹层里掉出个用油纸包裹的物件,拆开后竟是半块青铜罗盘碎片,边缘有火烧过的痕迹,与他从旧书店得来的碎片形状互补。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第四条短信:“不要相信任何有青铜纹身的人,包括你自己。——W”
林逸打了个寒颤。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慌忙将商谱和碎片塞进背包,抓起柜台上店主的老花镜——镜腿内侧刻着“江望溪”三个字,正是祖父日记里失踪多年的二弟子。
雨幕中,他躲进书店后的小巷,背靠潮湿的砖墙坐下。商谱在怀中发烫,他翻开第一页,除了凤凰图腾和“江商盟”三个字,竟空空如也。直到指尖触到图腾眼睛的位置,书页突然浮现出荧光字迹:“三器者,鼎为基,盘为引,钥为门,缺一则时空不可逆。”
身后传来瓦片碎裂声。林逸抬头,看见三个戴黑色口罩的人从屋顶跃下,为首者袖口绣着荣升集团的标志。他转身想跑,却被另一个人从死角抵住后腰——是把军用匕首。
“交出商谱和罗盘碎片。”为首者的声音像砂纸磨过铁锈,“否则你和你父亲今晚就去陪江望溪。”
林逸后背沁出冷汗。对方知道店主姓名,且能精准定位他的行踪,说明旧书店早被监控。他摸到背包侧袋的打火机,突然想起店主死前看向书柜的眼神——那里或许有生路。
“给你。”林逸将背包向前一推,同时踢翻脚边的垃圾桶。在金属桶倒地的巨响中,他转身撞进书店后厨,反锁木门。后厨墙上挂着腌菜坛子,角落有口锈迹斑斑的古井,井绳上缠着半截红绳——是苏瑶常戴的那种。
追兵撞门的声音传来。林逸掀开井盖,腐水味混着霉味扑面而来,井底隐约有金属反光。他咬咬牙,顺着井绳滑下去,刚站稳,上方就传来匕首刺进木门的声响。
井底是条狭窄的地道,石壁上嵌着煤油灯,每隔五步就有个青铜凤凰烛台。林逸摸出老花镜戴上,镜片突然闪过金光,石壁上浮现出箭头标识,指向地道深处。
前行二十米,地道尽头是扇石门,门上刻着“江氏秘藏”四个字。林逸将两块罗盘碎片贴在门环上,碎片突然发出红光,门环转动时,他手臂纹路延伸至手腕,与碎片形成完整的罗盘图案。
石门缓缓打开,内室中央有张石桌,桌上摆着个青铜匣子,匣盖上刻着“1995.8.15”——正是祖父坠江的日期。匣子里有份泛黄的报纸,头条标题是《长江惊现青铜古鼎,神秘买家出价千万》,配图中戴礼帽的男人侧身站在码头上,袖口露出凤凰纹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