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乱世南迁
一、董卓乱政
初平元年春,洛阳传来噩耗。董卓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封相国,独揽大权。消息如野火般迅速传遍中原,各郡县人心惶惶。常山坞内,陈果手持飞鸽传书,眉头紧锁,案上还摆着卢植秘密送来的帛书,字里行间满是对董卓专权的忧虑。
“主公,袁绍已传檄各州郡,欲组建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赵成匆匆入帐,身后跟着风尘仆仆的斥候,“袁绍还特意派人送来书信,邀主公一同起兵,并许以巨鹿太守之职。”
陈果将书信往案上一掷,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冀州地形图:“袁绍这是想借我常山坞的兵马和粮草。天下大乱将至,我们若此时卷入诸侯纷争,百姓必遭涂炭。传令下去,加紧操练兵马,同时准备足够的粮草和车马,一旦局势恶化,便护送百姓南迁。”
曹纯握紧腰间佩刀,沉声道:“可是主公,若拒绝袁绍,只怕他会记恨,日后恐生变故。”
“比起袁绍的记恨,我更在意百姓的安危。”陈果转身望向窗外,远处的麦田里,李三正带着工匠调试新改良的水车,“我们在常山坞苦心经营,为的就是在乱世中给百姓一个安稳的容身之所。如今董卓乱政,各路诸侯心怀鬼胎,我们决不能让百姓成为他们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二、南迁准备
常山坞内,一片忙碌景象。百姓们在士兵的帮助下,将粮食、衣物和农具装车。柳如烟带着医女们整理药材,赵云则亲自挑选精锐士卒,组成护送队伍。
“子龙,这次南迁,你务必保护好妇孺老幼。”陈果拍着赵云的肩膀,目光中满是信任,“遇到危险,不可恋战,以保全百姓性命为先。”
赵云抱拳行礼,银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请主公放心,赵某定当用性命守护百姓周全。”
另一边,李三满头大汗地跑来,手里拿着一卷图纸:“主公!投石车已经造好了,按照您说的改良了配重装置,射程比之前增加了三成!”
陈果接过图纸仔细查看,满意地点点头:“好!有了投石车,我们在南迁途中遇到贼寇也有了自保之力。不过切记,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使用,以免暴露我们的实力。”
夜幕降临,常山坞的灯火渐次熄灭,唯有陈果的书房还亮着烛光。他铺开地图,在兖州和徐州一带做上标记。柳如烟端着热茶进来,见他神色疲惫,轻声道:“累了就歇会儿吧,南迁之事千头万绪,急也急不来。”
陈果揉了揉眉心,苦笑道:“时间不等人啊。董卓在洛阳倒行逆施,天下必将陷入更大的混乱。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处安全的地方安置百姓,才能继续实现‘耕战安民’的理想。”
三、匈奴劫掠
南迁队伍刚出常山坞百里,便遭遇了匈奴骑兵的袭击。当时,队伍正行至一片山谷,四周寂静得可怕。突然,一阵尖锐的号角声划破天际,数百匈奴骑兵从山坡上如潮水般冲下,弯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保护百姓!结阵!”赵云大喝一声,手中银枪如蛟龙出海,直取匈奴先锋。曹纯带领虎豹骑迅速列阵,将百姓护在中间。陈果则指挥弓弩手在后方射击,压制匈奴骑兵的攻势。
混战中,陈果听见山谷深处传来女子的呼救声。他心中一紧,带着王虎和几名士兵循声而去。在一处破庙前,他们看到一群匈奴兵正围着一位女子,那女子虽衣衫凌乱,却仍在奋力反抗,手中还紧握着一卷竹简。
“住手!”陈果一声怒吼,连弩连发,瞬间放倒几名匈奴兵。王虎挥舞着大刀冲入敌阵,将剩余的匈奴兵斩杀殆尽。
女子见有人来救,身子一软,险些摔倒。陈果赶忙上前扶住,这才看清她的容貌——虽满面尘土,却难掩清丽脱俗的气质。女子微微福身,声音颤抖:“多谢壮士救命之恩,小女子蔡琰,不知恩公高姓大名?”
陈果心中一惊,没想到竟在此处救下了蔡文姬。他连忙回礼:“在下陈果,字伏生。蔡姑娘怎会在此处遭遇匈奴劫掠?”
蔡文姬眼眶含泪,哽咽道:“父亲蔡邕被董卓征召入洛阳,我本欲前往投奔,不料途中遭遇匈奴。若不是恩公相救,恐怕……”
“蔡姑娘放心,”陈果打断她的话,“你先随我们一同南迁,待安顿好百姓,我定会派人护送你去洛阳。”
此时,山谷外的喊杀声渐渐平息。赵云和曹纯击退了匈奴骑兵,赶来与陈果会合。看着平安无事的百姓,陈果长舒一口气,又看了看身旁的蔡文姬,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四、兖州之困
南迁队伍继续前行,终于抵达兖州地界。然而,此时的兖州并不太平。曹操正在陈留招兵买马,准备参与讨董联军,各地豪强趁机劫掠百姓,局势混乱不堪。
“主公,前方发现大量流民,他们说兖州刺史刘岱无力管束豪强,百姓苦不堪言。”斥候前来禀报。
陈果望着远处衣衫褴褛的流民,心中不忍:“传令下去,将我们的粮食分出一部分救济流民。同时派人去打探曹操的动向,看看能否与他达成协议,在兖州暂作停留。”
曹纯面露难色:“可是主公,我们的粮草也有限,若救济流民,恐怕难以支撑到徐州。”
“宁可我们少吃一口,也不能让百姓饿死。”陈果语气坚定,“况且,救济流民既能收拢人心,也能为我们增加可用之力。至于曹操,他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与我们合作的好处。”
就在陈果准备派人去见曹操时,突然传来消息:吕布率并州军南下,已逼近兖州。刘岱匆忙率军迎战,却被吕布打得大败,刘岱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兖州局势瞬间失控,豪强四起,盗贼横行。
陈果望着混乱的兖州城,握紧了腰间的伏生刀:“看来,我们想安稳南迁已不可能。传令下去,扎营备战,无论如何,也要在这乱世中为百姓争得一片立足之地。”
赵云握紧银枪,眼神坚定:“末将愿为主公冲锋陷阵,哪怕战至最后一人!”
陈果看着身边的将士,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好!就让我们在这兖州,打出常山坞的威名,为百姓杀出一条生路!”
喜欢三国伏生志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三国伏生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