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秘书点头:“好嘞,我这就去催。
"祁同伟摆摆手,示意张秘书可以离开了。
等张秘书走后,祁同伟继续埋头写报告。
这次去缅北的任务,他必须给北京交上一份详尽的报告。
功劳有多大,这份报告起关键作用,这样才能让功劳分配得当。
年底了,省里要开总结会,市里自然也跟着响应。
京州市的会上,一把手李达康亲自主持,主题就一个:催促各县加快经济增长。
看着坐在下面的光明县委书记梅晓歌,李达康冷着脸问:“你们光明县怎么回事?GDP一路下滑,眼看就要垫底了,这是想拿倒数第一是不是?”
梅晓歌的脸色比纸还白,低着头一声不吭。
他来光明县才两个多月,身为副县长,面对县里的经济困境毫无办法。
前任们遗留下来的问题实在太多,尤其是那个虚报严重的GDP报表,让他头疼不已。
直到最近,他才知道所谓的“年产值过亿”的大型畜牧企业,其实就是一个养着十几头奶牛的小牧场。
发现问题后,他赶紧和县委书记吕青山商量,如实向上面反映了情况。
这事让李达康很不满意,他心里明镜似的,虚报的事情他怎会不知?
李达康当然明白,为何不早点处理?还不是为了市里的GDP数据看起来漂亮些?至于真假,只要能提高数字,那就是他的功劳,就必须做下去。
哪怕有隐患,也得先把表面的业绩搞上去再说。
可现在梅晓歌公然唱反调,李达康自然不痛快,但又不好直接责怪他,毕竟人家刚上任没多久。
"新的一年就要结束了,很多县的成绩都不错。
所以我和市里商量了一下,给你们再加把劲!”李达康随便提了下梅晓歌,接着转向各县领导,“明年的第一季度,各县产值至少要增长百分之五十!”
话音刚落,全场的领导们都变了脸色。
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不是逼死人吗?
“九原县,你是咱们市的老大,有信心完成任务吧?”李达康没管其他人,直接看向九原县的曹立新。
他对曹立新印象很好,觉得他是个搞经济的好苗子。
自从曹立新接手九原县,短短两年就把县里搞得全市第一,而且还有个矿企要上市了。
这对一个县来说绝对是大事,李达康怎能不开心?
“李书记放心,我们肯定能完成!”曹立新站得笔直,保证一定达标。
"哈哈,不错!不愧是你曹立新!”李达康很满意,特别喜欢这种不找借口、不打退堂鼓的下属,笑着说:“只要你们县第一个达到目标,我亲自给你们开表彰会!”
“谢谢李书记!”曹立新眼睛一亮,这可是莫大的荣誉。
会议结束没多久,李达康正准备去光明区检查工作,顺便了解下丁义珍的旧城改造进度。
可还没出门,秘书拿着手机过来:“达康书记,是您太太打来的。
"
李达康听见是欧阳靖打来的电话,心里虽有些不耐烦,但还是接了。
秘书识相地退下了。
他拿起电话问:“喂,欧阳,什么事?”电话那边的欧阳靖开门见山就问:“听说你打算搞光明区的老城改造?”李达康皱了皱眉说:“嗯,是有这打算,不过离成还早呢。
"像这种大型城市改造,可不是几个月或一年半载能办好的。
他早就计划好用三年时间搞定这事,毕竟牵涉到十几万人的搬迁安置,还有城市规划、基础建设、吸引投资等复杂工作。
一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至少得花一年以上才能完成。
老城改造不只是拆旧建新,而是要把整个区域彻底重建。
那些老旧的下水道、排污管道、天然气管道和道路都得拆了重新铺。
这不仅仅是拆房盖新房这么简单,还得配套相应的设施,甚至地铁线路都要考虑。
过去的旧城区因为条件有限,城市基础设施很落后,地铁站、公交站、公园之类的东西都需要重新设计。
从定方案到开工,三年时间已经很快了。
欧阳靖突然提议:“到时候能不能让王大陆接手这个项目?”李达康听后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欧阳靖会提这样的要求,简直是明目张胆地偏向王大陆。
虽然他心里很生气,但表面上还得保持冷静,小声回道:“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这项目怎么可能给王大陆干?”欧阳靖在电话里吼道:“我不管你怎么想的,哪怕王大陆一个人搞不定,他也得参与!这是你还我的债,二十多年了,你必须还!”
李达康叹了口气说:“先不说这事,现在谈招商还太早。
"欧阳靖冷笑道:“反正王大陆必须占一份。
"
“行了,我还有会儿,挂了。
"李达康直接挂了电话,脸上的表情满是无奈。
他对欧阳靖还是有点感情的,只是这些年这份情慢慢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