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报告主公……”士兵上气不接下气,盔甲上的金属片随着他的喘息微微颤动,像风中摇曳的枯叶。
汗水浸透了他的额头,在火光映照下闪闪发亮,活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张角眉头微蹙,这士兵慌成这样,莫非是敌军杀到家门口了?
他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慌什么慌!天塌下来有我顶着!慢慢说,发生了什么事?”
士兵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狂跳的心脏:“启禀主公,营外有一人自称常山赵云,求见主公!”
“赵云?!”张角猛地站起身,这名字就像一道闪电,瞬间划破了他脑海中关于三国历史的记忆碎片。
常山赵子龙,那可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忠肝义胆,武艺超群!
莫非……是历史上那位赵云?
“快!快请他进来!”张角心头一震,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双眼放光。
不一会儿,一位身穿白袍的青年男子,在士兵的引领下走进了营帐。
他身材挺拔,面容俊朗,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股英武之气。
尤其是他腰间悬挂的那柄长枪,更是寒光凛冽,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威势。
“在下常山赵云,见过张角将军!”赵云抱拳行礼,声音清朗有力,宛如洪钟大吕。
“子龙不必多礼,快快请坐!”张角连忙起身相迎,热情地招呼赵云坐下,那感觉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一般,亲切得不得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人相谈甚欢。
张角旁敲侧击地打听着赵云的来意,而赵云也坦言自己久闻黄巾军之名,特此前来观望。
“久闻将军仁义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赵云赞叹道,“将军为百姓请命,揭竿而起,实乃真英雄也!”
张角听后,心中暗喜,看来这位赵云对黄巾军并没有什么偏见,甚至还有些欣赏。
这可是个好兆头啊!
“子龙过誉了,我不过是为了天下苍生,才不得不走上这条路。”张角谦虚地说道,内心却早已乐开了花。
“将军高义!在下佩服!”赵云再次抱拳行礼,
“哈哈哈,来来来,喝酒!”张角心情大好,举起酒杯,与赵云碰杯畅饮。
帐外夜色深沉,营地里火光摇曳,将士们严阵以待,气氛紧张而肃穆。
帐内,张角与赵云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气氛轻松而愉悦。
一旁的郭嘉,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赵云的一举一动,心中暗自盘算。
他敏锐地察觉到,赵云绝非等闲之辈,无论是武艺还是人品,都堪称上乘。
这样的人才,若是能为黄巾军所用,那绝对是一大助力。
“主公,”郭嘉凑到张角耳边,低声说道,“这赵云乃人中龙凤,若是能将他招揽至麾下,我军实力必然更上一层楼!”
张角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他心中早已有了这个想法,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开口。
就在这时,贾诩匆匆走进营帐,神色凝重。
他附在张角耳边,低声说道:“主公,我得到最新情报,隐藏势力背后似乎有董卓的支持!这老贼野心勃勃,意图借刀杀人,消灭我黄巾军!”
“董卓?!”张角脸色骤变,这老贼可不是什么善茬,若是让他插手进来,事情可就麻烦了!
“这……”张角眉头紧锁,目光投向帐外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
他意识到,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他猛地站起身,对郭嘉说道:“奉孝,看来我们得重新部署了……”
营帐内的气氛陡然凝重,仿佛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让人喘不过气。
张角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董卓的出现,无疑给原本就复杂的局势又添了一把火,这老小子,不安好心呐!
“奉孝,”张角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盯着郭嘉,“这董卓老贼插手进来,事情就棘手了。咱们得重新合计合计,不能让他阴谋得逞!”
郭嘉摇着羽扇,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主公莫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董卓这老贼虽然狡猾,但也不是无懈可击。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给他来个釜底抽薪!”
“说得好!”张角一拍大腿,豪气干云,“奉孝,你有什么妙计,尽管说来!”
郭嘉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主公,眼下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楚董卓的意图,以及隐藏势力和他的关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嗯,言之有理。”张角点点头,深以为然。
他转头看向贾诩,“文和,你继续加派人手,密切关注董卓和隐藏势力的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贾诩拱手领命:“主公放心,诩定当竭尽全力!”
就在三人商议之际,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道:“报!主公,营地外发现一股不明身份的小股部队,人数约莫百人,鬼鬼祟祟,不知是何意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