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征西将军曹璟正在府中批阅军报。窗外秋雨淅沥,打在庭前的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正欲唤人添灯,忽闻侍卫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将军,太尉满宠的两位孙子满长武、满奋在外求见,说是奉祖父遗命前来。"侍卫单膝跪地,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曹璟手中的竹简"啪"地一声落在案几上。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诧:"满公的孙子?"随即整了整略显凌乱的衣冠,沉声道:"快请进来。"
不多时,两名年轻男子并肩而入。为首的满长武约莫二十出头,眉宇间依稀可见满太尉当年的英气;稍显年幼的满奋约十七八岁,眼眶还泛着红。两人皆身着素服,衣襟上还沾着未干的雨水。
"末将拜见征西将军。"满长武上前一步,双手捧着一封帛书,声音微微发颤:"此乃家祖临终前亲笔所书,嘱托我兄弟二人务必亲手呈交将军。"
曹璟起身相迎,指尖触及那微微泛黄的绢帛时,心头蓦地一紧。他分明感觉到书信上还残留着老人最后的温度。缓缓展开信笺,满宠那熟悉的飞白体字迹跃然纸上——
"征西将军曹璟亲启:老臣满宠,自知时日无多,特留此信,以表心意......"
读着读着,曹璟的视线渐渐模糊。信中的字句仿佛有了声音,满太尉那低沉有力的嗓音在他耳边回响。老人详细记述了从建安年间开始,如何辅佐三代君王整顿吏治、抑制豪强。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像是用尽最后的力气刻上去的。
"......将军年少有为,乃国之栋梁。望将军以社稷为重,继老臣之志,使寒门之士亦有出头之日......"
信末的殷殷嘱托让曹璟喉头发紧。他仿佛看见病榻上的满宠强撑病体,颤抖着写下这些字句的模样。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信纸边缘,那里有几处不规则的褶皱,像是曾被泪水打湿又干涸的痕迹。
"满公......"曹璟低喃一声,抬头看向面前的两个年轻人。满长武紧抿着嘴唇,双手握拳垂在身侧;满奋则低着头,肩膀微微抽动。他们都还这么年轻,却要承受失去至亲的痛苦。
"满公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曹璟的声音有些沙哑,"当年我初入仕途,多得满公指点。如今临终仍不忘社稷,实在......"他说不下去了,只能将书信郑重地收入怀中。
满长武深吸一口气,抱拳道:"祖父常说,将军是他最看重的后辈。临终前特意嘱咐,要我兄弟二人以将军为楷模。"
"满公生前最重实务,不喜浮华。"曹璟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他放下手中的书信,“你们二人既是他的血脉,理当继承他的遗风。"
满奋不自觉挺直了腰背。他今年刚满二十,眉宇间还带着几分少年锐气。听到曹璟的话,他下意识握紧了拳头,指节微微发白。
"满奋。"曹璟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我任命你为狄道县令。"
满奋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狄道地处西北边陲,条件艰苦是出了名的。但很快,他的眼神就变得坚定起来,朗声道:"末将定不负将军所托!"声音洪亮,在厅内回荡。
曹璟微微颔首,又将视线转向一旁沉默的满长武。这个年轻人比满奋年长两岁,气质更为沉稳。此刻他低垂着眼帘,但紧绷的下颌线暴露了内心的紧张。
"长武。"曹璟的声音缓和了些,"你去任万年县令。"他顿了顿,"此地临近京畿,事务繁杂,正可磨砺才干。"
满长武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行了一礼。他的动作一丝不苟,衣袖拂过地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属下必当勤勉政务,不负祖父与将军期望!"每个字都说得格外清晰。
曹璟站起身,玄色官服上的暗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他走到二人面前,先拍了拍满奋的肩膀,年轻人身上的铠甲冰凉坚硬;又拍了拍满长武的肩,感受到布料下紧绷的肌肉。
"你们祖父一生都在为寒门百姓谋出路。"曹璟的声音忽然变得低沉,"这条路并不好走。"他的目光变得深远,仿佛透过眼前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故去的满公,但正因如此,才更需有人坚持。"
满长武的眼眶微微发红,他想起祖父临终前干枯的手紧紧握着自己的场景。满奋则咬紧了牙关,喉结上下滚动。
"希望你们能像他一样,脚踏实地,为国为民。"曹璟说完,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谨遵将军教诲!"二人齐声应答,声音在厅内回荡。
待他们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曹璟独自站在厅中。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忽然感到一阵疲惫袭来。
"满公..."他低声呢喃,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这是当年满宠送给他的礼物,如今已成遗物。"你放心。"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却越来越坚定,"我曹璟绝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一阵夜风穿堂而过,吹得烛火剧烈摇晃。明暗交错的光影中,曹璟的面容显得格外坚毅。他伸手护住烛火,指尖感受到微微的灼热。
"这大魏的未来..."他的目光投向东方,那里是洛阳的方向,"我定当竭尽全力!"
窗外,最后一丝天光也隐没在地平线下。曹璟站在黑暗中,唯有手中的烛火照亮他棱角分明的脸庞。他知道,从今夜开始,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喜欢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