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六年正月初二,长安城。
寒风凛冽,呼啸着掠过城头,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曹爽身披厚重的铠甲,站在城楼上,冰冷的铁甲在寒风中更添几分刺骨的寒意。他双手扶着城墙,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目光如炬地望向远方连绵起伏的山脉。
"大将军,全军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副将王韬上前一步,抱拳禀报。他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有些飘忽,呼出的白气在胡须上结了一层薄霜。
曹爽没有立即回应,他的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王韬注意到大将军的眉头微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作为跟随曹爽多年的副将,他知道此刻不宜打扰,便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候。
"王韬,"曹爽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你说姜维此次进犯,是早有准备,还是他自作主张?"
王韬略一沉吟:"末将以为,姜维向来用兵谨慎,此次他孤军深入,恐怕..."
"哼,"曹爽冷笑一声,打断了王韬的话,"蜀国无人矣!竟派这等莽夫来犯我疆土。"他说着,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剑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王韬注意到大将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轻蔑,又似乎夹杂着几分难以察觉的忧虑。他小心地说道:"大将军,姜维征战多年,又是诸葛亮的弟子..."
"够了!"曹爽突然提高音量,吓得王韬立即噤声。城楼上的亲兵们也不由得绷直了身体。曹爽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传令下去,即刻出发,直奔陈仓!"
"诺!"王韬抱拳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随着号角声响起,大军如同一条巨龙,缓缓蠕动起来。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大地微微颤抖。曹爽骑在他的黑色战马上,目光扫过整齐的军阵。士兵们铁甲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长矛如林,旌旗猎猎。
"这才是大魏的军威。"曹爽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但随即又被一丝隐忧所取代。他想起临行前,司马懿那意味深长的笑容,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朝中那些窃窃私语,那些等着看他笑话的目光...
"大将军?"亲兵队长李勇注意到主将神色有异,小心地唤了一声。
曹爽回过神来,掩饰性地咳嗽了一声:"无事。传令前锋加快速度,务必在日落前赶到陈仓外围。"
"诺!"李勇领命而去。
大军继续前进,曹爽的思绪却飘得更远。他想起了先帝临终前的嘱托,想起了自己这些年在朝堂上的步步为营。"这一战,我绝不能败。"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不仅要胜,还要胜得漂亮,让朝中那些鼠辈无话可说!"
"报——"一名斥候飞马而来,在曹爽面前勒住缰绳,"禀大将军,前方三十里发现蜀军踪迹,约五千人,打着姜字旗号!"
曹爽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姜维...哼,区区蜀将,也敢犯我大魏疆土。"他转头对身旁的传令兵喝道:"传令全军,加速前进!本将军要亲自会会这个诸葛亮的得意门生!"
战马嘶鸣,大军行进的速度骤然加快。曹爽的心跳也随之加速,既有即将与敌交锋的兴奋,又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忐忑。他强迫自己压下这些杂念,挺直腰背,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威严不可侵犯。
"姜维..."他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既像是对敌人的轻蔑,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就让你的鲜血,来成就我曹爽的威名!"
与此同时,陈仓城外。
寒风如刀,呼啸着掠过陈仓城外荒芜的原野。零星雪花在灰暗的天空中飘舞,落在蜀军营帐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姜维独自一人坐在主帅营帐内,案几上的油灯摇曳着昏黄的光,映照着他疲惫的面容。
他修长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指尖在陈仓城的位置反复摩挲。地图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渍和指痕。"已经三个月了..."姜维在心中默念,眉间的皱纹更深了几分。帐外传来士兵巡逻的脚步声,夹杂着几声压抑的咳嗽。
"将军,该用晚膳了。"亲兵端着食案轻声走进,却见姜维仍专注于地图,只得将食案轻轻放在一旁。
姜维这才抬头,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放着吧。"他的目光却不自觉地又落回地图上。陈仓城坚固的城墙仿佛就在眼前,而邓艾那张阴沉的面容也浮现在脑海中。"这个老农..."姜维咬了咬牙,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水一饮而尽。
突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报——"斥候浑身是雪地冲进帐内,单膝跪地时溅起一片雪水。"启禀将军,长安急报!曹爽亲率十万大军已出长安,正向陈仓疾驰而来!"
姜维手中的茶杯"啪"地一声落在案几上。他猛地站起身,案几被撞得摇晃,地图滑落在地。"曹爽亲自来了?"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但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具体军情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