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摆完以后闫解成也有些累了,一屁股坐在了杨山边上。
“三蛋,你哥我终于办成件大事,不过你说的母老虎可不靠谱,之前介绍了两个傻柱就抱怨了,说这要是娶回家,打架都打不过。”
“我让你介绍母老虎性格的,没让你介绍母老虎。”杨山不背这个锅。
“哎哎哎,我可不是说你的不是啊,多介绍几个不还能多学几道菜么?里外里我都不白辛苦。从去年夏天到现在,我给他介绍了十八个姑娘,已经学会了十八道菜!傻柱手把手教的,连街道办的李大厨都说我的手艺长进很快。”
杨山暗中感慨,这位哥哥有股子恁劲儿,居然坚持下来了。而且何雨柱也够幸福的,十八朵花里挑一位。
“这下你介绍成了,以后他还教你么?”
“这你放心,傻柱这方面做的算地道,他说以后有啥不会的尽管来问,只要是他会的家常菜全都教。他就当我是没名分的师弟。”
“你那事儿有眉目了么?”杨山突然想起了他工作的事情。
“我觉得有希望。现在我天天去街道办厨房帮厨,手里的钱除了按照何雨柱的要求买些东西练手艺,其他都花在和李大厨套近乎上了。他上次和我说想回东北老家了,听他话里话外的意思,会推荐我顶上他的缺儿,当然只是以临时工的身份。”
接着,闫解成感慨了一下,“还是三蛋儿你看的明白,只要有手艺在身,比守着那点死钱强多了。即使这事儿不成,我也有别的机会。”
“对了,我给你带了点东西,当作是哥哥的谢礼。”闫解成变戏法般的从身后拿出一个白酒瓶子,不过里边液体的颜色是微黄。“这是一斤花生油,赶紧收好了,要是被我爸看见,那就别想从他眼里拔出来。”
说完闫解成鬼鬼祟祟找了个角落帮杨山把东西藏好,这一斤油估计够他们全家吃一年的了。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杨山真被闫解成的这波操作惊到了,他居然进化的如此之快。
等闫解成走后,杨山不由自主的笑起来,看来他真的把四合院的养老联盟给掰掉一角,这让他早就准备好的应对经典名场面的多个预案可能全部作废,还真是有点可惜啊!
正当杨山打算洗个澡的时候,刘华东来了。
这难道是第三炫耀人?
第二天周日,一大早,杨山就带着刘华东去了郑老师家,在路过丁冲家的时候,还特意去取了些东西。
按照刘华东所说的,郑老师已经答应让他进入红星中学,但是对杨山的做法感到十分的生气,所以要求杨山回来后来他家给他道歉。
看着刘华东提心吊胆的样子,杨山心里好笑,郑老师这就不是生气。如果他真的生气了,根本不会让杨山来家里,以后不再来往就是了。
不过为了老师的面子,杨山肯定要带些礼物上门道歉的。
“你小子好的不学,歪门邪道倒是学的挺快的,去年对你说的话你都扔到火星上去了?好好的一个学生,成天的也不知道都想些什么,有那点心思用在学习上不好么?......”
一进门,还没来得及和郑老师打招呼呢,就被他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杨山乖乖的低头认错,心里琢磨着郑老师的这番言语是真的在教育他,还是做给旁边的刘华东看的。估计都有吧。
看着训斥的差不多了,杨山立马变换笑脸,“郑老师,刘华东他家就住我隔壁,我也是好心,想帮帮他。”
郑老师一听这个,原本稍微缓和的调门又挑高了,“我说的是这个吗?我说的是你用的那些弯弯绕。也不知道你上高中这一年都在做什么?我可告诉你,学习可没有捷径,更别想着站在往日的领奖台上吃老本。”
哇啦哇啦的又是一大堆。
杨山装作很认真的听,然后趁着郑老师喝水的时候,赶紧像献宝一样把他带来的礼物递了过去。
《中算史论丛》的一、二两册。这是一位李姓的牛人写的对中国古代算学研究考证的论文集,一共有五册。
杨山买了两册回来是为了给丁冲写书提供参考。杨山希望丁冲写的书能用这本书的观察角度,顶着个考证无线电发展史的这个大帽子,虚构情节,用历史传承这条脉络把一个个的故事串起来,而这些个故事都是围绕着各类繁简不一的收音机电路设计图展开。有点像后世做的那些伪纪录片。
今天为了应急,杨山就把这两本书拿了回来,送给郑老师。他估计郑老师应该会对这种比较少见的和数学相关的文章感兴趣。
果然,郑老师虽然嘴上还是絮叨着,可自从翻开目录后,眼睛就没再离开,他还特意翻到了一篇他感兴趣的论文,快速浏览起来。杨山乘机站在了他的侧边,言简意赅的介绍起其中的内容。
又介绍了几篇后,郑老师抬起头,“这些论文你都看过?”
“嗯,我就是觉得挺有意思的,才给您带过来看看,里边的内容并不深奥,有点像是在读古代中国数学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