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寂静无声的子夜,莫高窟第17窟的藏经洞里弥漫着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息。洞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微弱的风声和偶尔传来的细微响动打破了这份宁静。洞内温度较低,让人感到一丝凉意,但更令人震撼的是,从墙壁上渗出了一抹青铜色的荧光。这荧光柔和而不刺眼,却充满了力量感,仿佛能穿透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那些绘制在墙壁上的唐代星图,在这股奇异光芒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动。每一颗星星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它们缓缓地在量子光流中苏醒过来,散发出淡淡的蓝白色光辉。整个洞窟因此变得更加梦幻而神秘,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这一场跨越千年的奇迹。
程让小心翼翼地踩着积满千年的经卷前行,脚下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厚重感。这些经卷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保存完好,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他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四周,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就在这时,一阵轻微却又尖锐的声音突然响起——那是壁画中的星宿神君发出的金属摩擦声,听起来既遥远又近在咫尺。
抬头望去,只见这些原本静止不动的神只们似乎正逐渐“活”了过来:他们的衣袂飘带开始轻轻摆动,并且逐渐变化为细长透明的光纤。这些光纤与洞顶悬挂着的一排排LED灯相互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共振效应。随着光线的变化,一条条蜿蜒曲折、色彩斑斓的量子光链就这样神奇地形成了,它们不仅照亮了整个洞窟,还延伸到了外面的世界,将这个隐藏于沙漠深处的秘密之地与外界紧密相连。
正当程让沉浸在这不可思议景象之中时,耳边再次传来了一阵低沉而悠扬的音乐声。那声音来自四面八方,却又仿佛直接响彻心间,令人心旷神怡。与此同时,空气中也开始弥漫起一股淡淡的香气,它清新脱俗,给人以安宁之感。所有这一切共同营造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氛围,让人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维度之中。
“看这些飞天的飘带,”沈龙举起改装后的光谱仪,屏幕上的樱花标记正在转化为梵文咒语,“唐代方士用矿物颜料绘制了量子纠缠线路,每幅壁画都是个微型算力中心。”他指向一幅《药师经变图》,画中琉璃光佛的莲座竟与西安量子计算研究所的对撞机结构完全一致。
突然,整个洞窟的壁画同时亮起,程让看见自己的影子被投射在墙壁上,竟与壁画中的星官形象重叠。那些星官的眼睛突然睁开,射出的不是光芒,而是由 0和 1组成的数据流——数据流在空气中织成巨大的星轨网络,而网络的中心正是敦煌研究院的服务器机房。
“徐岩后人把阴界之心的最后一块碎片藏在壁画的像素里,”程让摸着墙壁上新鲜的蛇形刻痕,“每幅壁画都是个量子存储器,他们想用千年的壁画算力完成最后的融合。”话音未落,洞顶的藻井突然裂开,露出藏在其中的明代青铜星盘——星盘上的北斗图案正在与西安传来的量子云产生共振,发出编钟般的声响。
沈龙的骨笛突然自鸣,笛孔喷出的量子雾组成老王年轻时的影像:“我在敦煌封入了龙脉的‘镇’字密钥,但徐岩后人用 AI修复壁画时,把邪术代码嵌入了数字图像。”影像中的老王指着一幅《炽盛光佛并五星图》,画中五星神的坐骑竟变成了 5G信号塔,而他们手中的法器则是量子硬盘。
此时,所有壁画的色彩突然褪去,露出底下的量子线路。程让看见无数机械狐从壁画缝隙中涌出,狐火不是磷光,而是由像素组成的蓝色光团。他挥剑劈开狐群,却见剑风触碰到光团的瞬间,壁画中的《张议潮出行图》竟渗出数据洪流——那些骑马的将士化作数据流,在洞窟中组成量子方阵。
“用骨笛吹奏星官的频率!”程让大喊着将樱花玉片嵌入青铜星盘,玉片爆发出的光流竟让壁画中的星官活了过来。只见东方苍龙七宿的角宿神君张开巨口,将所有机械狐吸入腹中,而他鳞片上的每块鳞甲都是个量子比特。沈龙趁机吹响骨笛,笛声化作实体光带,在洞窟中织成北斗结界,那些数据洪流竟在结界中转化为古代星图。
当最后一只机械狐被吞噬时,《炽盛光佛并五星图》突然爆发出强光,整个洞窟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笼罩。程让看见阴界之心的碎片在壁画算力中分解,化作无数光点融入星官体内。那些星官的眼睛亮起量子光芒,他们举起手中的法器,竟在洞窟中打开了一道量子之门——门后不是阴界,而是由无数星图组成的数字宇宙。
洞窟内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气息,四周的石壁上雕刻着古老的符文和图案,仿佛诉说着千年的秘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尘土味,微弱的光线从洞顶的缝隙中透进来,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更加神秘莫测。程让站在洞窟中央,目光紧盯着那道量子之门,心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