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的椰枣树影比地图上标注的稀疏了一半。
萧夜勒住战马,举起右拳示意全军止步。她眯眼望向那片在热浪中摇曳的绿色,左手不自觉地按在胸前——玉扣隔着衣料传来反常的温热,仿佛在发出警告。按赵桓修订的《沙漠行军要则》,此刻应该先派斥候探路,但身后士兵们干裂的嘴唇让她改变了主意。
"全军休整两个时辰。"她解下水囊扔给小七,"带十人检查水源,其余人..."话音未落,少年已经欢呼着冲向最近的水塘。
萧夜蹲下身,指尖捻起一撮看似普通的黄沙。沙粒在掌心滚动时发出细微的金属碰撞声——这是混入了某种矿粉。她突然想起赵桓书房里那个西域沙盘,当时帝王用金簪挑起的沙流正发出类似的声响。
"都督!水没问题!"小七在池塘边舀起一捧清水,"甜的!"
士兵们立刻像决堤的洪水般涌向水边。萧夜皱眉看着他们扑进浅滩,突然注意到水面漂浮着几片不自然的银光。她猛地拔剑出鞘:"别喝——"
箭矢破空声先于警告抵达。
第一支箭穿透小七高举的水瓢,将葫芦钉在椰枣树干上。第二支箭紧随而至,擦着萧夜脸颊划过,在她颧骨上留下一道灼热的疼痛。她翻滚到骆驼尸体后方时,已经有二十余名士兵捂着喉咙倒下——他们刚才喝下的"清水"正从指缝间泛出诡异的泡沫。
"盾阵!东北方沙丘!"萧夜的吼声淹没在突然响起的号角声中。三百名白袍骑兵如幽灵般从热浪里浮现,他们的弯刀反射着刺目的阳光,最令人心惊的是马鞍两侧悬挂的复合弓——比传统阿拉伯弓长了至少一尺。
王焕拖着中箭的右腿爬到她身边:"是哈里发的禁卫...怎么会有..."一支箭矢突然穿透他的肩甲,箭尾羽毛染着熟悉的靛蓝色——这是大宋军器监特制的颜色。
萧夜劈手折断箭杆,发现箭簇竟带着倒刺。这种设计她在临安城见过,是赵桓亲自否决的"狼牙箭"方案,因为"有伤天和"。现在图纸上的凶器正插在自己副将的血肉里。
"骆驼!把骆驼围成圈!"萧夜吹响铜哨,三长两短——这是"火攻预备"的信号。士兵们忍着腹痛将战骆驼首尾相连,这些训练有素的牲畜立即跪伏成环形工事。当箭雨再度袭来时,大部分被骆驼高大的躯体挡住。
萧夜趁机从鞍袋抽出油布包裹。解开三重防水绸后,露出十二个竹制圆筒——这是赵桓秘密研发的"火龙出水"简易版。她将筒身倾斜架在骆驼鞍具的凹槽上,筒尾引线在烈日下竟然自燃。
"闭眼!"
随着一连串爆响,拖着白烟的火箭直扑敌阵。沙丘瞬间被橘红色的火焰吞没,空气中弥漫着烤肉与硫磺的混合气味。但这阵欢呼还没结束,白袍骑兵已经冲出烟幕——他们战马的眼睛都蒙着特制的云母片。
"是《军备要览》里的防烟马具..."萧夜心头剧震。这部典籍锁在兵部密室,只有三把钥匙——皇帝、兵部尚书、以及...太子。
一支冷箭突然从侧面射来。萧夜旋身挥剑,却见小七纵身扑来。箭矢穿透少年单薄的胸膛,他倒在萧夜怀中时,手里还紧攥着那半瓢没喝完的"清水"。
"有毒...水里..."小七的瞳孔开始扩散,"他们...知道我们要来..."
萧夜将少年交给医护兵,转身时破浪剑发出龙吟般的震颤。敌骑已经突破第一道防线,最近的弯刀距她不过十步。她突然扯下披风缠在左臂上,从腰间取出个瓷瓶——正是赵桓给的"大食国酒"。
当第一名敌骑冲至面前时,萧夜咬开瓶塞将液体泼向对方。酒精接触阳光的瞬间燃起幽蓝火焰,白袍骑士顿时变成惨叫的火球。这个动作仿佛触发了某种机关,剩余骑兵突然整齐划一地调转马头,如退潮般撤向沙丘后方。
"别追!"萧夜喝止杀红眼的士兵,"先救伤员!检查所有水源!"
她在清理战场时发现更可怕的细节:每个阿拉伯骑兵的马鞍都是按大宋军制改良的,甚至有几匹战马蹄铁上打着临安官坊的印记。当扒开某个军官的尸体时,羊皮地图从对方怀中滑出——上面用朱砂标注的正是远征军计划中的休整点,笔迹与兵部存档的文书一模一样。
"都督!俘虏醒了!"
被按在沙地上的年轻军官会说流利的汉语。萧夜用剑尖挑起他的下巴,发现此人左眼是罕见的琥珀色——与三年前明州海战阵亡的水师统领如出一辙。
"谁给的《军备要览》?"萧夜单刀直入。
俘虏咧嘴一笑,露出镶着红宝石的门牙:"你们的小皇帝没告诉你?那本书是他哥哥..."
剑光闪过,宝石连带着半颗牙齿滚落沙地。萧夜踩住他手腕:"再说一遍?"
"东宫...印鉴..."俘虏吐着血沫大笑,"你以为...玉扣...真是你爹的遗物?"
这句话像钝器击中萧夜后脑。她下意识摸向胸前,玉扣此刻烫得几乎要灼穿皮肤。恍惚间,她想起赵桓将玉扣还给她时微妙的表情变化,想起太医说过这枚古玉至少有二百年历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