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作战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那枚附着在聊天记录日期栏旁的像素化**蓝蝴蝶**书签,如同一个阴冷的烙印,散发着不祥的气息。K的警报声如同冰锥刺穿了短暂的死寂:
“**‘蓝蝴蝶’书签协议激活!深度扫描确认——该聊天记录副本已被‘星尘’水印标记,并建立单向追踪链路!** 目标:记录溯源及关联设备物理定位!反制程序启动,建立镜像迷宫…预计拖延时间:**8分17秒!**”
深蓝的数据核心爆发出刺目的强光,无数冗余的、虚假的数据包如同被惊动的蜂群,沿着那条被标记的追踪链路疯狂涌出,瞬间构筑起层层叠叠、真假难辨的镜像迷宫,试图迷惑和迟滞来自“星尘”的窥探。
“8分钟。”沈昭的声音冷得像西伯利亚冻土,没有丝毫慌乱,只有极限压榨下的绝对效率,“足够做很多事了。K,目标不变,继续挖掘!我要更多能钉死他的‘锚点’!所有痕迹,同步镜像到‘星光’独立加密云,物理断网备份!”
“执行。”K的声音在构建迷宫的同时,另一股更精纯、更隐晦的数据流如同手术刀般,再次切入小林那台已被深度渗透的MacBook Air。时间紧迫,星尘的追踪如同悬顶利剑,必须在这宝贵的几分钟内,拿到无可辩驳的铁证!
数据流如同精准的探针,刺入邮箱缓存区。海量的邮件碎片飞速掠过。关键词过滤:“许安安”、“暗涌之城”、“投稿”。
**锁定!**
一封邮件的缓存碎片被瞬间捕捉、重组。发件人赫然是马文博的工作室官方邮箱!收件人:小林(linhaoran@xxx.)!主题:**“新人投稿《暗涌之城》大纲,速阅并整理亮点!”**
**邮件正文:**
> “小林,附件是新人许安安投稿的剧本大纲《暗涌之城》,设定有些新意(尤其双时间线嵌套和核心道具设定)。你仔细看看,**把其中可用的核心创意点提炼出来,结合我们之前讨论的民国背景方向,尽快整理一个初步框架给我。** 注意保密。 — 马”
> **【附件:《暗涌之城》剧本大纲_许安安.pdf】**
**发送时间戳:2023年3月20日 14:28:05!**
这比小林群聊里看到的马文博指令(3月10日)**晚了十天**,却与许安安正式投稿的日期**完美吻合**!这是马文博亲自将许安安的心血,当作“原材料”下达给执行者小林的铁证!是链接“创意剽窃指令”与“具体执行”的**关键一环**!
“邮件转发记录锚定。” K的播报简洁有力。
但这还不够!沈昭要的是能直接拍在法庭上、让马文博百口莫辩的**元数据铁证**!是能证明《浮华背后》这坨“工业废水”的“原创”时间线完全造假的**终极之锤**!
K的数据流毫不停歇,如同最执着的考古学家,冲向了电脑中最容易被忽视、却也往往埋藏着关键秘密的角落——**回收站**。
回收站里文件杂乱,大多是些无用的草稿、过时的参考图片、下载失败的缓存。K的数据流如同精密的筛网,滤过垃圾,直指核心。一个被删除的文档引起了高度注意:**《浮华背后_故事核心框架与人物设定_V0.1.docx》**
“深度恢复!优先元数据!”沈昭命令。
数据流化作无数细小的光触手,深入硬盘被标记为“可覆盖”的物理扇区,艰难地打捞、拼凑着那些即将被永久湮灭的字节。进度条在虚拟空间中艰难地爬升:15%... 37%... 62%...
倒计时在疯狂跳动:**5分03秒… 4分41秒…**
星尘追踪在镜像迷宫中左冲右突,虚拟作战室边缘的警报红光闪烁得越来越急促!
终于!
“恢复完成!元数据提取!” K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
那份被从数据坟墓中打捞出来的文档属性面板,被清晰地投射在沈昭和K的核心视野中:
> **文件名:** 《浮华背后_故事核心框架与人物设定_V0.1.docx》
> **创建日期:** **2023年2月15日 09:17:33**
> **最后修改日期:** **2023年3月25日 16:45:21**
> **作者:** 林浩然
> **公司:** 马文博编剧工作室
**时间!关键就在这冰冷的时间戳上!**
* **创建日期:2023年2月15日!** 这个时间,远在许安安投稿(3月20日)**一个多月之前**!更远在马文博在工作室内部下达“换皮”指令(3月10日)**将近一个月之前**!这彻底戳穿了马文博所谓“《浮华背后》是其闭关半年打磨的原创心血”的谎言!一个“原创”剧本的核心框架,怎么可能在作者“构思”它之前的一个多月就被创建了?荒谬绝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