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传媒的办公区沐浴在午后充沛的阳光里,崭新的LOGO在玻璃幕墙后折射出冷冽的光芒。与初创时的空旷不同,此刻的空间已有了清晰的脉络和流动的活力。
沈昭站在自己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目光平静地扫过这片初具雏形的“疆域”:
* **核心中枢区(独立办公室):**
* 周谨行的办公室门开着,能看到他正对着满墙的法律卷宗架打电话,侧脸线条冷峻,语速极快,显然在处理某个棘手案件。门牌:【首席法务官】。
* 隔壁是挂着【首席情报顾问】门牌的加密会议室,此刻大门紧闭,红灯亮起,意味着芳姐正在里面处理“暗影”网络传回的信息流。
* 虚拟空间里,K那团深蓝的数据核心无声运转,通过专属加密通道处理着来自全球的碎片信息,为整个星光织就一张无形的信息防护网。
* **艺人战区(开放洽谈区):**
* 夏小禾正被两个助理围着,对着一份综艺流程单叽叽喳喳,青春洋溢的脸上满是兴奋和一点小紧张。她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贴着沈昭手写的便签:“**控场节奏,避开陷阱话题。**”
* 苏棠则独自坐在靠窗的角落,影后的气场让她自成结界。她戴着耳机,闭目沉浸在某个试听片段中,指尖在扶手上无声地打着节拍,显然在为新角色做准备。芳姐为她挑选的剧本,正静静放在手边。
* **创作引擎(新辟编剧区):**
许安安占据了最安静的一个角落。她面前摊开着路星野那本如同天书般的“导演构思笔记”和她自己密密麻麻的《暗涌之城》改编稿。她眉头紧锁,咬着笔杆,偶尔在键盘上敲下几个字,又烦躁地删掉。显然,与路疯子的“磨合”正处在痛苦而关键的阶段。桌上立着一个小牌子:【编剧部·许安安】。
核心团队(周、K、芳姐、老狗)+ 签约艺人(苏棠、夏小禾)+ 签约编剧(许安安)。一个围绕沈昭运转的、兼具法律盾牌、情报触角、技术利刃、流量武器与创作核心的**星光雏形**,已然清晰可见。它不再是依附于谢氏基金的咨询公司,而是一艘开始扬帆、拥有独立作战能力的舰船。
就在这时,沈昭放在窗台上的私人手机震动起来。来电显示:**谢屿**。
沈昭拿起手机,接通,声音平静无波:“谢总。”
电话那头,谢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带着惯有的、掌控一切的慵懒腔调,但仔细分辨,能听出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听说,路疯子那边定下来了?《暗涌之城》,真用了那个叫许安安的新人编剧?”
消息灵通得可怕。沈昭并不意外:“嗯。”
“呵,” 谢屿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听不出多少温度,“能让那个眼高于顶、挑剔成性的疯子点头用新人…沈昭,你这次‘清道夫’的活,干得真是漂亮。” 他顿了顿,语气中的探究意味更浓,“路星野的戏,从来都是顶级资源的角斗场。你用一个刚洗脱剽窃罪名的新人编剧,撬开了这扇门…你的‘星光’,胃口不小啊。”
这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带着资本巨鳄对新兴力量本能的警惕和评估。
沈昭的目光依旧落在窗外繁忙的城市景象上,语气没有丝毫波澜,只有冰冷的现实:“**互利互惠罢了。** 路星野需要能承载他疯狂构思的容器,许安安需要一个证明自己、淬炼锋芒的熔炉。星光,只是提供平台,促成交易。”
她将许安安的价值、路星野的需求、星光的定位,再次清晰地框定在纯粹的利益交换层面,没有丝毫温情。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谢屿似乎在咀嚼她话里透出的那份绝对的清醒和冷酷。半晌,他才再次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平台?交易?…沈昭,你总是能把最复杂的事,简化成最冰冷的公式。行,我等着看你这艘‘星光号’,能开出多远。别让我投资的钱,打了水漂。” 最后一句,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敲打。
“当然,谢总。” 沈昭的回答滴水不漏。
通话结束。
沈昭放下手机,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玻璃窗上划过。谢屿的试探在意料之中,星光的壮大必然会触动原有利益格局的神经。但此刻,她更在意的,是体内那微妙的、只有她能感知到的变化。
她意念微动。
眼前瞬间浮现出只有她能看见的、半透明的系统面板:
> **【星光救赎系统】**
> **宿主:沈昭**
> **剩余生命值:1380天 (≈3.78年)**
> **业障侵蚀:28% (血条边缘黑纹蔓延)**
> **生命转化率:78% (有效生命值 ≈1076天)**
> **熵值基准线:50 (稳定)**
面板的数据似乎一切正常。然而,就在沈昭审视的瞬间,一行新的、颜色暗沉的黄色小字,无声无息地在面板底部浮现,如同不祥的警示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